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一只紅蜻蜓,冷不丁朝我的臉撞來。我本能地閉上眼睛,一低頭,蜻蜓一躍,貼著我的頭皮飛過。
其實,我是不用躲閃的,蜻蜓也不會撞到我臉上。它輕盈的身體,靈動而充滿活力,一會懸停,一會疾飛,疾飛時突然急轉彎,小小的身體,蘊含著不可思議的巨大能量。它們是另一個世界的精靈,是路過這個世界時迷了路。
村口有兩棵古楓,葉片稀疏,炊煙濾去夕陽的熱氣,成群結隊的紅蜻蜓趕集似地在翩翩飛舞。鄉親們肩扛鋤頭,或挎著菜籃,臉上掛著笑容,從容平靜地走過飛舞的蜻蜓群,就像走過熟透的麥地。這樣的情景,夏季天天都能見到,大伙早已熟視無睹。城里的湖邊有時候也能見到蜻蜓,但數量少,象征性地閃過,沒有這么龐大的氣勢。
傍晚的夕陽不再大膽灼人,像低眉順眼的女孩的眼睛,溫柔、純情而浪漫。成群的紫紅色小蜻蜓,總是喜歡聚集在一起,不知疲倦地飛,攪動著夕陽的余暉。陽光下,它們透明的翅膀,輕靈的身體,科幻的眼睛,使人著迷。有時候,臨河而居的藍色豆娘,也會來湊熱鬧,但跟不上紅蜻蜓的節奏。蟬鳴聲里,蜻蜓劃著優美的旋律,無聲之歌在村莊每個角落傳唱。
兩個小孩,約莫七八歲,大點的是個男孩,小點的是個女孩,兩人各自舉著竹丫制作的蜘蛛網,信心滿滿地來到村口抓蜻蜓。男孩高舉著網,在空中來回揮舞,漫天撒網捕抓蜻蜓;女孩躡手躡腳,靠近停歇在草尖上的一只蜻蜓,將網輕輕按下去。網粘了幾片青草,也粘住了一只紅蜻蜓。
小女孩非常興奮,手舞足蹈,又喊又叫,這極可能是她第一次抓到蜻蜓。蜻蜓在竹丫網上奮力掙扎,她不敢用手去抓,最終還是小男孩幫她取下蜻蜓。男孩教她用手指捏住蜻蜓的翅膀,小女孩手一滑,蜻蜓又飛走了。看著兩個小孩子,舉著竹丫網,在村口跳躍,在田埂奔跑,追逐夕陽下的紅蜻蜓,我內心竟然有種想哭的沖動。
多么熟悉的場景。我以為童年的紅蜻蜓永遠地飛走了,原來它飛到了別人的童年里。此刻,紅蜻蜓又飛到我面前,帶回了我的童年。美是生命得以永續的力量,夕陽還是那個夕陽,蜻蜓還是那群蜻蜓。一瞬間,往日重現,我感覺時光重疊了起來,眼前的一切,是一場循環往復的美好輪回。
美好的事物永遠不會消失。紅蜻蜓,還在我的童年時光里飛來飛去。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