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年過花甲,裝修過大大小小三四套房子。再一次裝修新居,本以為是輕車熟路的事,哪知面對如今的裝修,我似乎變成了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許多事讓我如同墜入云中霧里。
新房交付當天,我的手機便被打爆。“喂!新房整體裝修要設計嗎?”“喂!新房裝修瓷磚請到×××!”“喂!我是××,歡迎選購我們全屋定制!”不到半日,我便接到三十多個電話,這些電話有安門的,裝窗簾的,賣電器的,一個下午下來,手機沒有停息過。拿著剛領到的鑰匙,興沖沖打開新房之門,只見新房的墻壁上,率性地寫滿了這樣的文字:“專業砸墻請眹系×××!”“做防水請聯系×××!”“買河砂請聯系×××!”“收太陽能熱水器請聯系×××!”“收鋼筋請聯系×××!”看到這滿墻涂鴉的各類廣告,我真想不明白在這個門禁森嚴的小區,關門閉戶的室內,這些洋洋灑灑的文字是怎么留下的。站在這些或粗狂潦草,或娟秀端莊的字跡之前,我恍若站在古代的驛亭之中,看到了那些來來往往行走江湖的人,留下的墨寶。
不裝修還不知道自己比時代落伍了多少。請水電工上門,水電工一句:“你是天盤走,還是地盤走?”我蒙了。什么天盤地盤,不就是安裝水電嗎?年輕的水電工看我真的不懂,便指天畫地地演說一番,我才恍然大悟:過去習慣性地將水電管道從地坪下走,如果水電出了故障,開腸破肚地檢修極不容易。倘若將水電管道安排在天花上走,這樣,維修起來方便。
家中無長物,書籍林林總總卻有近萬冊,過去家居兩層,樓上樓下到處都堆滿了書。這次新房共有四個房間,可以用兩個房間做書房了。裝修師傅卻笑著說:“現在哪有人再裝規規整整的書房?”我問:那書房怎么裝修?他笑著說:“你要那么大的客廳干嗎?不如搞一個開放式的書房!”在我的認知里,所謂藏書就是藏著掖著,生怕別人來家做客時順手牽羊。這樣開放式的書房,讓每一本藏書都暴露在來客面前,頗有一種炫耀的感覺。這與我的內斂與矜持的性格頗為不符。臨到廚房裝修時,我第一次聽說,還有一種集成灶,廚臺上看不見東西,一切都從廚柜底下走。老土的我,總覺得“眼見為凈”,看不見的東西,未必就是好東西。還有現在客廳空調變成了風管機,衛生間的浴霸變成了暖風機,吊頂變成了“雙眼皮”,洗手間裝儲水寶……這些我過去聞所未聞的東西,真讓我眼界大開。
不裝修恐怕不知道裝修陷阱這樣多。那段時間,到建材市場千淘萬選,我發現各種建材琳瑯滿目,從一根螺絲釘,到一塊木工板都充滿著玄機與變數。你左挑右選買回家時,仔細一看卻不是這個牌子,等你前去質詢時,店家卻振振有詞地說:你還價了,還價后就是這個雜牌子!望著已經鋪在地上的瓷磚,敲碎重鋪的想法都有。
總以為自己不聰明,但也不太笨,與人探詢價格時,總想到現在商家做生意也不容易,還價適可而止,要讓商家有錢可賺。現實中,有些商家故意把有些產品說得比同行低些,吸引了你的眼球之后,裝修結帳時,忽然便冒出了柜子滑輪沒有算錢啦,消音沒有算錢啦,門套沒有算錢啦,這些旁門左道來,你聽了之后,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好自認倒霉。
跑了十多趟建材市場,接了無數推銷電話,心里一團雞毛,越來越對裝修失去了自信。我忽然覺得我這裝修的煩惱是自找的。想起過去給我裝潢過幾次的寧師傅,便給他打電話。寧師傅正在杭州帶隊給人裝修,他說他一時不能回來。我說:我信得過你!我等你回來。他在電話中調侃著說:這年頭兄弟伙都不能相信,你還相信我?我態度誠懇地說:相信你!一個月后,寧師傅特意從杭州趕回為我家新房裝修。我裝修由寧師傅全權負責,說了我的基本要求之后,我便從裝修煩惱之中跳脫出來,成了甩手掌柜。四個月之后,我家裝修完畢。前來探視新房的人,看到我家裝潢的風格、質量與價格之后,便說:裝修也像談對象一樣,你選對了師傅,如同選對了對象。
想想也是。你誠心,他真意。你給他一個信任與放心,他賺他合理的辛苦錢,給你一個理想的新家,這就足矣。一曲裝修詠嘆調,到此便有了最動人心弦的音符。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