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親家公喜歡釣魚,不僅如此,家里還砌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養(yǎng)魚池,養(yǎng)著他釣回來的各種野生魚類。
周末,親家公約我到他家聚聚。孫子聞言,嚷著要到姥爺家看魚。沒承想,小家伙回來之后,對養(yǎng)魚萌生了興趣,一本正經地跟我說:“爺爺,這魚多可愛呀,水中游來游去的。不過,我要養(yǎng)就養(yǎng)漂亮的金魚,五顏六色多招人喜歡……”我不忍拂了孫子的要求,約定下周末一定帶他到花鳥蟲魚市場,挑選他最喜愛的金魚買回來飼養(yǎng)。孫子一聽高興極了,立馬送上“奉承”:“爺爺,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爺爺!”
五歲的孫子喜愛小動物已久。早在三歲時,他就不止一次跟隨爸媽到塘邊目睹姥爺釣魚,通過實物接觸,孫子對魚的認知有了明顯提高。住在小區(qū),我也時常帶他到養(yǎng)小烏龜、小白兔的鄰居家,讓孫子親手喂食,每次他都興致勃勃,樂此不疲,時間一長,對小動物的習性也知之頗多。
那天逛花鳥市場,面對形形色色的金魚,我讓店老板將列有魚名字的目錄單交給孫子,讓其挑選中意的品種。孫子倒也沉著穩(wěn)重,不大一會,就從中遴選出“斑馬”“虎皮”“電光美人”“紅尾玻璃”等四五個品種十幾條金魚來。征得孫子同意,選好魚缸和魚食后,掃碼付款,搞定,小家伙這才歡天喜地地跟我回返。
自從開始養(yǎng)魚,家里陡增了不少樂趣,而喂魚就成了我和孫子雷打不動的“作業(yè)”。我們雙方約定,他喂魚我換水。偶爾他爸媽要插手幫忙,孫子搖頭擺手不答應,看他那決絕的架式,老伴和孩子爸媽也只有觀賞的分了。
一日晚間,我在書房看書,老伴突然聽得不知哪里發(fā)出了異樣響聲,忙催促我看看是誰在敲門。我匆忙去開門,一看,門前空空如也。直至經過魚缸前,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虎皮”和“斑馬”追逐嬉鬧時尾巴拍打在魚缸上弄出的聲響。或許,這兩條調皮鬼是故意弄出響動,也來逗我玩吧。
說來也真有趣,孫子接觸魚多了,也能混個臉熟。孫子每每來到魚缸前,金魚們便成群結對隊游攏過來,在孫子眼前搖頭晃尾,好似在和小主人打招呼。“電光美人”“紅尾玻璃”身披彩衣,光澤瑩瑩,如夢似幻;“虎皮”“斑馬”時而紋絲不動,時而逆水而上,活潑靈動,讓人忍俊不禁。
養(yǎng)魚,打開了孫子的智慧大門,自然地引導并激發(fā)了孩子的探索和求知欲。與孫子合作,也密切了祖孫關系。每天養(yǎng)魚賞魚,我們不但摸索到一整套養(yǎng)魚的方法,而且也充分享受到其中的樂趣,真乃賞心悅目、各得其所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