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網 ? 文苑 ?

李家林:家鄉的西瓜醬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沒走出家鄉那座位于皖北的縣城之前,年少輕狂,總以為家鄉的那些美食都是獨有的,如西瓜醬豆、酵子饅頭、油酥燒餅,還有油茶等各類咸湯。

后來,走了一些地方,吃過一點美食,猛地發覺:從魯南到蘇北、從皖北到豫東,大致在黃河與淮河之間的這一大片流域,自然條件相近,風俗物產相仿,飲食習慣相似,要說哪種美食是某市縣獨有的,還真有點難。

年歲漸長,漸漸又回到少年時心態:相似不等于相同,家鄉的美食,確實是獨特的。別看各地有著相似的美食,但風味、口感在廣袤的黃淮大地上實有區別,其間細微的變化與微妙的差異,雖然難以用語言描述,但還是能吃出來。如果非要舉個例子,首推西瓜醬豆。

家鄉位于淮北平原,其最南端距離淮河直線距離不過20公里,但家鄉并不產稻米,種糧不過一麥一豆。這麥與豆,不僅是主食,而且還可做成家家戶戶的菜肴,西瓜醬豆就是豆為主、麥為輔做成的菜肴。

家鄉從何時開始做西瓜醬豆,已經不可考。雖然《周禮》記曰:“凡王之饋,食用六谷……醬用百有二十甕。”意思是,送給天子的飲食,包含有六種谷物做成的飯……一百二十甕醬。但是,根據東漢經學者鄭玄的注釋:“醬,謂醯醢也。”醯醢,肉漿也,并非調料。此時的醬可能更偏向于湯、菜一些。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提供了多種制醬法,稱十二月、正月是作豆醬的最好時候。這顯然與家鄉西瓜醬豆三伏天制作有一定區別。《齊民要術》中提到“醬清”“豆醬油”,很有可能是在做醬油。

推測最晚到魏晉南北朝時,已有醬豆的雛形。南朝梁人、醫家陶弘景說:“醬多以豆作,純麥者少。”

至于何時在醬豆中加入西瓜,還要再等個幾百年。

西瓜這一名詞最早見于五代時胡嶠的《陷虜記》,其中記錄了“契丹破回鶻而得此(西瓜)種”的歷史過程。據此推斷,大約在9世紀中期,西瓜由回鶻人從中亞傳到我國新疆地區,隨后向南傳播至山西、河南、山東、安徽等地。

但有了醬豆,也有了西瓜,并不一定會出現西瓜醬豆。畢竟,早年間,西瓜屬于貴族消費的奢侈品。普通百姓吃上西瓜,要到南宋。當時南宋官員洪皓出使金國,被對方扣押了15年。洪皓回到南宋時帶回了西瓜種子,以此為起點,西瓜逐漸擴散。

南宋詩人范成大在《西瓜園》中寫道:“碧蔓凌霜臥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至此,西瓜才有了和醬豆搭配的可能性。由此推斷,西瓜醬豆的出現,最多不過800余年。當然,甜香飄蕩800余年,也是不短的歷史了。

我曾將西瓜醬豆列為“醬”的一種。畢竟,“開門七件事”醬居第五,僅次于柴米油鹽。其實,不僅黃淮地區,在整個儒家文化圈,只要產豆的地方,以豆發酵都是共有的調味基礎。有的地方不產黃豆,也會用豌豆、蠶豆、青豆等做醬。

后來細品,西瓜醬豆列為醬,并不完全貼合。如果從語法的角度,畢竟西瓜兩字是定語,修飾醬豆,醬也是定語,修飾豆。因此,西瓜醬豆與其說是一種醬,不如說是一種醬味的豆,更準確的說,是一種有醬有豆、半醬半豆的小菜。

西瓜醬豆制作非常考究:精選黃豆浸泡、蒸煮、晾曬到起皺皮,就可以拌入小磨麥面,再用葦席等蓋上,等待黃豆自然發酵長滿霉醭。

此間過程,前期倒有點像徽州的毛豆腐——白毛如蛛絲,一天比一天密實,漸漸把裹了面黃豆纏繞其中,變成結繭的蠶。但與徽州毛豆腐不同,黃豆長滿白毛后,還要繼續發酵三兩天,等白毛老去青斑黃斑出現,其色半青半黃,就可以掀去葦席,再晾曬一兩日,繼而用簸箕把霉醭簸掉。

隨后,找一個陶壇,將曬好的黃豆加入粗鹽倒入壇中。買下一堆西瓜,沙瓤的最佳,用勺子挖下瓜瓤,一起入壇,再用紗布封上陶壇口,放在陽光下曝曬,隔三差五打開紗布攪拌再封口曝曬。此時,西瓜里飽含的糖分,不僅讓發酵更充分,還讓醬多了紅潤色澤。黃豆析出的氨基酸態氮讓西瓜的甜變得層次分明,也給醬增了幾分大豆蛋白質獨有的鮮美。大約晾曬一個月,這西瓜醬就大功告成了。

猶記幼時,爺爺奶奶挖西瓜放陶罐之際,總會把不帶籽的瓜心留下喂我,如今爺爺奶奶早已離世,每每回憶,場景猶在眼前。

醬豆曬好后,家里先蒸一鍋手工酵子饅頭。這邊饅頭剛入鍋,那邊就可以炒制醬豆了。鍋燒熱,倒入油,青紅辣椒、五花肉丁等隨意,也有人加入蔥花適量,炒出味,再把醬豆倒入翻炒后出鍋。當然,也有人放入牛肉粒、豆腐丁、蓮藕等,各家各味,豐儉由人。

炒好的醬豆滴入些許小磨香油。甜香的麥面饅頭,加上西瓜醬豆的咸甜醬香,不由得囫圇吞棗咽下,吃得人額頭冒汗。

從蒸煮、拌面、發酵的手法程度不同,再到有的地方只加瓜瓤,有的地方帶著一點點瓜皮入壇,有的地方則分兩次加入西瓜汁,還有加入不同調料炒制,形成了百家味道。這也是我之所以說家鄉的西瓜醬是獨特的主要原因。

可惜,隨著爺爺奶奶老去,已有好些年沒吃過心目中正宗的西瓜醬了。我曾網購過魯豫皖蘇四省十幾家醬豆,品質不一,味有差異,可無論哪一種,都再也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回鄉幾次,吃了幾家小吃店,再也沒有以前那個味,老板笑稱,西瓜醬成本太高,小店小菜免費,負擔不起。

再后來,有機會參觀了兩家西瓜醬豆的廠家,得到的答案都是,機器化蒸煮、加入一定量西瓜的醬豆,和自家手工晾曬、自然發酵、不惜工本的西瓜醬豆,味道確有不同。看來,味道只能存在回憶中,遺憾也是一種常態。

家鄉的西瓜醬豆,并沒有造就調味品巨頭,也無郫縣豆瓣醬那樣的機會,去烹調大名鼎鼎的回鍋肉、魚香肉絲、麻婆豆腐之類,它能輔佐的或許只是一個饅頭,一張烙餅。可對我而言,生活就像一碟西瓜醬豆,哪怕在最寒冷的冬日,還有祖輩的疼愛,夏季陽光的味道,西瓜的甜。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圖片無法聯系上作者,請通過baoliao@ahwang.cn與本網聯系,提供姓名、聯系電話、銀行卡號、開戶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相關閱讀

鳳二小教育集團:春節家鄉公益之旅 感受家鄉生態之美

今年春節,大部分同學選擇留在家鄉過年,為了讓大家探索蚌埠文化之源,做一名文明的旅游人,鳳二小教育集團開展“春節家鄉公益之旅 感受家鄉生態之美”主題德育實踐活動

小菜一碟|安慶豆腐乳

?說起豆腐乳,地道的安慶人應該都不陌生。它是中國流傳數千年的特色傳統民間美食,作為一種延續至今的特色小吃,它承載著獨特的意義。

王唯唯:打醬油

我第一次打醬油好像是八歲那年,一手攥著錢,一手提著醬油瓶,離家不足百米就有一家雜貨店。

宜秀區羅嶺鎮妙山村:大棚西瓜為鄉村振興“甜蜜”賦能

眼下,羅嶺鎮妙山村蔬菜大棚西瓜又到了成熟采摘的季節,當地瓜農在收獲甜蜜的同時,更收獲著一份增收的喜悅。

靳雪晴:三姨婆的西瓜夢

外婆說:“西瓜在床底下一點點變甜,睡在床上的人,夢也被帶甜了——這就是西瓜夢!你三姨婆是最喜歡做西瓜夢的了。”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邻水| 文水县| 延庆县| 长治市| 万年县| 米林县| 茶陵县| 奉化市| 焉耆| 永嘉县| 怀来县| 南澳县| 江山市| 卢氏县| 阳西县| 仲巴县| 昌都县| 九寨沟县| 繁昌县| 万荣县| 枣强县| 芦山县| 东阳市| 伽师县| 同仁县| 保靖县| 泰兴市| 华池县| 理塘县| 郑州市| 垣曲县| 全椒县| 县级市| 民勤县| 澎湖县| 开鲁县| 都匀市| 凤庆县| 新建县| 太仆寺旗| 阿勒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