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2022年的冬至后一日,父親去世了,享年94歲。
老人家身體一直康健,喜好抽煙喝酒,酒是中午一小杯,晚上一小杯,各喝一兩。但從去年4月份開始,父親煙抽少了,酒有時也不喝了。連續出現了幾次心力衰竭現象,好在都及時搶救過來了。回家看望他,感覺父親一次比一次虛弱,我知道他的生命歷程已經進入倒計時,回去看他的次數也多了。父親卻是非常樂觀,對生死已然看淡。聊天時總是說:“我今年已經94歲了,你爺爺活到76歲,二叔才活到40多歲,在我們家族活到我這樣年紀已是少見的了,都是現在的生活過得舒心呢。我什么都好,你妹妹、妹婿照顧我和你母親很盡心,你的工作忙,在單位里把事情干好,沒什么事不必總是回來,有事會打電話給你的。”老人家說話的時候總是笑容滿面,自豪又安靜滿足的樣子,我知道他心里也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態。
父親一生沒念過書,家里窮。但他作為表哥的陪讀生,念了兩年私塾。他敏而好學,即使陪讀也學習了很多文字,了解課本知識,對數學興趣較濃。后自學成了會計,進了縣城為公家辦事,盡心盡力,一手毛筆字寫得也不差,退休前是一名鄉鎮食品站的站長。年少時,我們家生活一直不寬裕,父母撫養我們6個兄弟和1個妹妹,日子湊合著過,雖然條件一般,但因大家庭和諧溫暖并不覺得艱難。有什么吃什么,有好吃的東西,一家人卻互相謙讓著,好的東西總是剩一份。父親總是樂觀又謙卑、忍讓,時常教育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記得他講得最多的三句話是“人要實心、火要空心”,告訴我們做人要實誠,燒火要架空,要明白世事萬物的內在道理,認識事物的不同;第二句是“話講三遍如爛草,再講三遍草不如”,告誡我們在外面做事行動是最主要的,話講多了沒用,實干才最重要;第三句是“在外做事能幫助別人處就幫助人家”,告訴我們與人相處,有能力幫到人家就不要吝嗇,要與人為善。言語樸實,也不是什么大道理,但從小受他影響,耳濡目染也形成了我的行事為人習慣。
父親去世了,沒有淚眼,知道他是壽終正寢,但每每睹物或某一剎那的靈魂觸碰,很是懷念……靜思,在老家南山的坡上,有枯葉、松樹和黃花,有風徐徐地吹,在那里尋一處開闊,作為他老人家安息的地方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