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一個城市,需要一個舊書市場。每一個舊書市場里,總有一批資深的淘書人。他們一年四季中,無論寒暑,不分陰晴,時常留連于一排排舊書攤前,陶醉在無盡的故紙堆中,默默堅守著一片精神家園,成了城市里一道不可多得的風景。
他們在舊書的汪洋大海里尋尋覓覓,就像沙里淘金一般,總有不期而遇的收獲和意想不到的驚喜。一旦覓得一本好書,就像發現一片未知的新大陸。他們是一群有趣的靈魂,在長年累月用心淘書的同時,與那些舊書攤主們從陌生到熟悉,從討價還價到相互牽掛,從而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將樂此不疲的淘書生涯,過成了有滋有味的生活日常。
在書香城市合肥,就有這么一位精彩的淘書人——姚文學老師。他為人真誠,興趣廣泛,閱歷豐富,推銷過可樂,開辦過相館,研究過化工,后來長期供職于媒體行業,左手新聞右手文學,雙管齊下,筆耕不輟。可他最大的愛好,還是專注于淘書事業,曾花費十年工夫,跟蹤兩處舊書市,穿梭數家舊書店,歷盡千回百轉,淘得萬冊舊書,并且一心一意地且淘且讀,以博覽群書的視野、豐贍厚實的學養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夜以繼日寫下數十萬字手記,終于撰成一套《淘書手記三部曲》。
這是一份私家淘書備忘錄,也是一幅舊書市場素描畫。此套新著共三冊,分別是花沖公園篇、周谷堆篇和簽名本篇。數百篇手記娓娓道來,如數家珍,字里行間,屐痕處處,折射出漸行漸遠的歷史的背影、文化的魅力和思想的光芒,讀來妙趣無窮,啟人心智。
誠如姚文學老師所言:“在我眼里,一座城市的舊書市場是一間不設任何門檻的求知課堂,是一座魚游于水享受精神愉悅的歡樂天堂?!睂λ麃碚f,閑逛舊書市場,是業余生活的一種放松,一種享受。閱讀不僅給他帶來極大的快樂,也讓他在這個熱鬧非凡的世界里,學會了默默地忍受,忍受而達觀。書中乾坤大,那些層層疊疊的舊書,夾金埋玉,十分誘人。每當他從容漫步于文字叢林之中,總會看到許多新鮮的人和事,仿佛走進另一個與現實生活迥異的奇妙世界。
他十年如一日地往返于舊書市場,儼然一個勤勉的捕魚者,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是每逢周日風雨無阻。他以一種獨到的眼光,精挑細選心儀的書籍,邊淘,邊讀,邊寫,如此一發不可收拾。那些所見所聞、所思所悟,皆是有感而發,情動于衷。他常常將這些手記發到博客和微信上,與朋友們交流閱讀心得,分享淘書樂趣。他對淘買舊書的這份癡迷,得到許多朋友的熱心鼓勵,特別是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疏利民老師的強烈關注。
疏利民老師是位慧眼識才的有心人,作為省城一位深具文化情懷的知名圖書策劃人,他認為姚文學老師名如其人,為文學而生,文風自然樸實,保持土地本色,有一顆赤子之心。這種因書香而結緣的知己友情,沒有一點急功近利的行為,但有一種高山流水的境界,令人由衷感佩。在疏利民老師的精心醞釀和全力策劃下,這套珍貴的《淘書手記三部曲》,歷經三年時間終于隆重面世。疏利民老師經常為現今的人們不讀書而深感痛心疾首,他出版此套手記,就是要以姚文學老師這種無功利的淘書行為和讀書樂趣,來感染那些遠離書本而心浮氣躁的人。只有喜歡讀書的人多了起來,我們的社會才會處處充滿盈盈的書香。
在一個桂花盛開的金秋,當我從疏利民老師那里喜獲這套品相精美的新著時,不禁眼前一亮。此時陽光燦爛,花香滿城;此刻新書在手,書香氤氳。那雅潔的裝幀和沉甸甸的分量,讓人既不敢小覷,又愛不釋手。在拜讀此書的過程中,我被兩位文化人的精神所深深打動。一個城市的秋天,不能沒有一片桂花林;一座書香城市,不能沒有一批營造書香的人。在我看來,疏利民和姚文學這兩位老師,就是省城兩株茂盛的桂花樹,為我們帶來了如桂子一樣濃郁的書香。
作家馮驥才說得好,對于一個愛書的人,舊書市場充滿著太多的樂趣,有很強的魅力。不要羨慕人家怎么愛讀書,先要看看人家怎么對待書。舊書市場如一個世界,蘊藏之博大與深厚,永遠不可思議。換一個角度看,一個擁有一些生氣勃勃的舊書市場的城市,必定是個“書香社會”;而一個缺少舊書市場的城市,必定會缺少著一種深層的韻致吧。
書海茫茫,無邊無際。有些書籍本無新舊之別,舊的只是紙張和年月。舊書市場能夠吸引讀書人越陷越深,因為那里簡直就是一條歷史的長河,會不斷開闊人的眼界,流動的舊書有磁鐵般的魅力;光陰似水,歲月悠悠。一本書和一個人在世上流浪的時間,哪個會更長久一些呢?誰能以滿腔赤子情懷,將一冊冊舊書溫暖收留,或妥善珍藏,為它們筑就一座時光之城呢?
讀書隨處凈土,淘書即是尋人。眾里淘書千百度,驀然回首,有多少的孜孜不倦,就有多少的丘壑煙霞。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暢游于溫馨的書香世界里,以文學為良師,以書籍為益友,既可追溯往昔歷史和記錄現實當下,又可獲得書香的熏染與精神的洗禮,這是一件何其幸福的事情。
所以,讀書是為了遇見另一個自己,也是我們另一條回家的路。
人生至樂,莫如讀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姚文學老師因讀書、著書而快樂,因淘書、藏書而富有,他對舊書市場的鐘愛和對舊書的癡迷,恒心與毅力兼具,溫度與情懷并存,不失為一種探尋歷史光芒的方式,也可謂獨辟蹊徑的一種讀書選擇。
如此不經意間,就淘出了另一個自己,覓得了別樣的人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