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quán)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fù)制發(fā)表;已授權(quán)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zé)任。
說不清自己是什么時候迷上植物的,但我相信基因的遺傳最終會落實到每個人的頭上,因父母均愛蒔花弄草。所以,日本詩人森乃乙的這本《一草一天堂》甚合我意。
書中共介紹了193種路邊常見的野草、野花,用簡潔清新的文字配上實拍的高清照片以及大量手繪插圖,對我這種只泛泛認識一些野花草的人來說,不僅是科普,還是美普。
書中花草以四季來劃分的,四季更迭,生命輪回,花草有序登場離場。驚喜的是,在書中我與之失散多年、童年所見的花草重逢了,比如紫云英,原來它就是紅花草啊。
小時候喜歡去鄉(xiāng)下外婆家,外婆領(lǐng)著我去田間摘些嫩紅花草回來做菜。紅花草開著紅艷艷的花布滿春天的田野,美得很(現(xiàn)在鄉(xiāng)村都用它招攬游客了)。而記憶中紅花草吃起來很清口,微甜。
夏日來臨,外婆家的菜園里種著馬齒莧,常摘來清炒或者用麻油涼拌,但這道菜我始終吃不習(xí)慣,卻是外婆、外公的最愛,說是可以清熱解毒。
作者如此介紹:“馬齒莧是一種匍匐在地面上蔓延的多肉植物,常生長于日照條件好的路邊等地,開黃色小花。”
原來它是一種多肉植物,總覺得與我春節(jié)時買回來一籃名叫雅樂之舞的植物很相似,立即百度了一下,確認雅樂之舞是馬齒莧科馬齒莧屬。世界最為奇妙之處是,所有的相聚都是久別重逢。我與馬齒莧闊別多年,然后,它以這種方式重新進入我的生活中。書中也介紹了馬齒莧的吃法,做了一道——馬齒莧西紅柿意面,馬齒莧洗凈焯水再入冷水去澀味,瀝干水分待用……這大概和外婆涼拌馬齒莧的手法一致,可惜外婆已作古,不然去我會打個電話問問。
書中還教人做野花沙拉,食材有:蒲公英、窄葉野豌豆、薺菜、白車軸草、紅花酢醬草、繁縷適量。這次花草沒焯水,而是洗凈后直接撒入鹽和胡椒,淋上橄欖油,撒上花瓣。沒想到小區(qū)里隨處可見的紅花酢醬草、公園里一片片的白車軸草、蒲公英都是可以生吃的,想象一下此菜入口的滋味,怕是充滿大自然的浩然清氣吧。
除了花草入饌,還有用各種野草制茶的詳細流程,看得人心里直癢癢,躍躍欲試。有如此閑情逸致去采摘野草再制茶到品茶的人,日子過得是有多舒展,單單是看到這些,已經(jīng)心馳神往了。
這世間熱愛植物的人太多,人生于世,是需要一些愛好來支撐的。一日見復(fù)旦嚴(yán)鋒教授在微博上說:“我有一些個人愛好,像琴棋游戲電子產(chǎn)品等等,沉迷其中,費錢費時,還耽誤正業(yè),以前常常為此苦惱。但是最近兩年越來越發(fā)現(xiàn)這些愛好的意義。一個人要是能有一些沉浸其中的愛好,就不會把精力都放在為世界操心上面,也沒有時間與人纏斗,還能在困頓的時代自得其樂,免于走向精神崩潰。”
“所以,如果有人問我有什么人生建議的話,我有一條:培養(yǎng)一些個人愛好吧,除了快樂以外,這也能讓人變得更純粹,更能應(yīng)對外部的風(fēng)云,也許還能救人一命。”說得真好,以前我就認為打游戲什么的太浪費時間,現(xiàn)在不這么看了(疫情時代的改變),如果一個人他打游戲時可以停止內(nèi)耗與外耗,或許就是救人一命呢。
《一草一天堂》讓我對野花野草充滿了好奇,時不時地翻幾頁,記下它們美好的樣子,沉浸其中,莫名歡喜,莫名忘憂。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野草治愈了我的精神內(nèi)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