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朋友在英國伯明翰一所小學當老師,前些日子,她回國探親,對我說了這樣一件事:
她教的班上有一個名叫約翰的11歲小男生,約翰生活在單親家里,母親身體有殘疾,生活需要靠社會救助。但約翰很懂事,從小就能生活自理,還學會了照顧媽媽。學習很優秀,與同年的孩子相比,他成熟了許多。她很喜歡約翰。
一天,數學考試,班上有十幾個學生不及格,有幾個富家子弟,還一臉嬉皮笑臉的樣子。
朋友說,你們應該向約翰學習,他家里條件不好,母親身體有殘疾,還需要靠社會救助,可他學習卻很自覺刻苦,每次都考得很好。
班上頓時一片寂靜,朋友看到約翰將頭深深地低下了……
下班后,天色已黯淡下來,朋友剛走出學校,忽然聽到身后有人喊她。回頭一看,原來是約翰,他正從一棵樹后閃出。她驚訝地問道,約翰,你怎么還沒回家?
約翰望著她,嚴肅地說道,老師,請您今后不要用我來勵志!
她蒙了,似乎沒聽懂約翰說的意思,又問了句,約翰,你說什么?
約翰又一字一句地說道,老師,請您今后不要用我來勵志!你拿我來勵志,是讓我站到同學們的對立面了,這不公平,同時你蓄意曝光我家庭的隱私,對我也是一種傷害,甚至是一種冷暴力。
朋友胸口頓時好像被什么東西堵住了,一口氣沒有喘過來。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極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輕輕地說了句,哦,原來是這事,我知道了,你快回家吧!
看著約翰離開的背影,朋友不禁感慨萬千,心緒難平。她將約翰作為克服困境,勤奮好學的典型,給大家樹立勵志的榜樣,卻引起約翰的反感,她感到不可理喻。心想,約翰這孩子真不懂事,辜負了我的一片善意。
她把這件事對校長珍妮女士說了,想聽聽她的意見。
珍妮女士嚴肅地說道,你怎么能這樣來勵志呢?你事先得到約翰的同意了嗎?如果他向學校投訴你,你說不定有很大麻煩。希望你能向約翰道歉,以消除約翰的心理陰影。
她這才感到問題的嚴重性,她本意是善的,但這種善意,對約翰來說,就有可能是一種傷害。
在班上她專門向約翰作了道歉。約翰臉上露出靦腆的笑容,還擁抱了她,輕輕說了句,您是一個好老師!
朋友不無感慨地說道,教育需要勵志,但不是傷害。勵志,需要尊重每一個人的內心感受,這不僅是一種文明,更是教育的一種最高境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