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小時候,炎熱的夏季,沒有電風扇,更沒有空調,就那樣挨著,但媽媽總會給我們帶來清涼。下班來家,她手里總少不了應市的瓜果梨棗桃子葡萄等好吃的。一看到這些,我們哪里還覺得夏天難熬,喜滋滋地大嚼大啃,沒有吃相。媽媽說,夏天不要省錢,能吃好的就吃好的,能吃新鮮的就吃新鮮的。夏天小孩子長身體,大人也辛苦,身體最重要。
這話我記住了,媽媽的生活哲學傳遞給了我。等我有了家,有了女兒,又有了小外孫,每到夏天,我就會說,夏天不能省錢,該吃吃,該喝喝,還要吃好的喝好的,保證身體無恙,平安度夏。
2022年的夏天,似乎來得格外早,熱得格外猛。就連江淮地區特有的梅雨天氣,都被熱浪沖走了。有人問,今年的梅雨呢?好像老情人失約,沒有見著,心里空落落的。
高溫已經持續到現在。人們見面的第一句話,不是說今天真熱啊,就是說今年真熱啊。身熱心也躁。
映日荷花別樣紅。夏天越熱,荷花開得就越艷麗。合肥有許多賞荷的地方,一直想去,還沒找到合適的機會。前幾日,在小區菜市場門口見到有一賣荷花和蓮蓬的老婦,異常欣喜,就像見到了懂我心思的親人。感激她把荷花塘的清幽意趣,帶到了紅塵滾滾的鬧市,使我暑天里尋尋覓覓的小心思,終于有了著落。
一只竹籃子,里面裝著好幾把荷花和蓮蓬。荷花全是骨朵,粉嫩水紅,泡一泡很快就會開的;蓮蓬碧綠,飽滿圓實。急忙詢問,迫切想買。不能外出賞荷,那就把荷花請到家里吧。老婦人面容清秀,笑瞇瞇的,年輕時肯定是個好脾氣的美人。看我那么喜歡,在我買了一把后,又額外贈送了三支。就這樣,我一手拎著菜,一手捧著荷花,昂揚走在回家的路上,引得不少人注目。當然,人家不是看我老去的面容,而是看那美麗嬌艷的荷花。
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把荷花插到花瓶里,往桌上一擺,本來平淡無奇的空間,頓時生動明媚。到了第二天,荷花盛開了,是那種胭脂一樣的紅,美艷了整個家。我還干了一件事,吃荷花。當天中午我選了一些荷花瓣,洗凈后,用面粉裹住,放在油里炸一炸,一道荷花美味端上了餐桌。那口感,清新清雅,是荷花骨子里的味道。夏天,熱就熱吧,不是什么時候都有荷花可欣賞可品嘗的,生活就看自己怎么過。
夏天,吃什么好呢?荷花,那是淺嘗輒止,還是以家常菜為主。
家里有個百年老蒜窩,那是我從收藏家婁安慶手里淘來的。蒜窩是青石的,原配的杵子還在。看它們一點脾氣也沒有的光滑圓潤模樣,就知道那是歲月的杰作。不管它有多少文物價值,蒜窩的作用是舂蒜。就用這個百年蒜窩舂一窩蒜,再配以咸鴨蛋黃和麻油攪拌均勻,用來拌涼面吃。說干就干,百年蒜窩用起來很順手很給力,大蒜瓣在蒜窩里很快就被搗成了蒜泥。晚上,下班回來的孩子們,吃得那叫一個爽。
記得小時候,在知了的聲聲鳴叫中,一家人圍在大樹下的飯桌上,呼哧呼哧吃涼面拌大蒜,那是記憶里最幸福的畫面。我家這個百年蒜窩,讓我們重溫了曾經的夏日生活,味蕾滿足的同時,心靈上也獲得了安撫。
一朵梔子花盛開在高高的枝頭,是我眼花了嗎?這是什么季節?盛夏酷暑啊。梔子花開在溫柔的五月,最多延期到六月,現在已經是7月中下旬了。我湊近一看,真的是一朵不畏酷暑的梔子花啊!
其實,每次路過這叢梔子花,就忍不住想看看,還會有梔子花開放嗎?笑自己癡心妄想,失落離開,甚至開始憧憬明年的五月了。
是不是梔子花感受到了我的思念,特意在盛夏為我盛開了一朵,我以為是這樣的。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