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隨意瀏覽網(wǎng)文的時候,讀到這樣一句話:當一個女生缺乏安全感時,就會特別看重攢錢。它直擊我的內(nèi)心,讓我突然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一直以來,我都特別喜歡攢錢,真的是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一半存一半的女生。我從未感到這樣有何不妥,直到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突然覺得自己好悲哀,那一刻真想抱緊自己,好好地哭一回。
我雖然出生在改革開放的那一年,但我家一直是村里的困難戶,小時候經(jīng)常吃不飽穿不暖的記憶,一直鐫刻在我的心里。還記得上中學時,我已經(jīng)是一個十幾歲的大姑娘了,可是穿的仍是姐姐穿舊的衣服和鞋子,而我又比姐姐長得高一些,所以褂子褲子總是短一截,有種衣不蔽體的感覺,總使我羞于說話和見人。
那時候住在學校,一周回家一次,從家里帶米到學校食堂換飯票,一天三頓,早晨是二兩照見人影的稀飯,中午和晚上是四兩米飯,菜是從家里帶的咸菜,姐姐用農(nóng)家菜油炒得很香很是下飯,可一周只有一瓶,不省著吃后面就只能吃寡飯了。可那時候的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飯和菜都吃不飽,整天餓得人發(fā)昏。食堂供應炒菜,還有讓人直流口水的白饅頭,兩毛錢一個,我卻沒有錢買。
長大以后,我到城里打工,雖然自己能掙錢吃穿養(yǎng)活自己了,可是想想在家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親和風雨飄搖中的土屋,還是省吃儉用不停地攢錢。結(jié)婚以后,雖然是兩個人抱團取暖過日子,可是我們有了天大的夢想,想要在城里買房安家。于是,又不得不拼命地攢錢,拼命地省吃儉用甚至摳門,就為了能在城里擁有一個自己溫暖的家。現(xiàn)在,我們的夢想實現(xiàn)了,甚至早已超越了曾經(jīng)的夢想,過上了小康生活,可是,省錢和攢錢的習慣早已經(jīng)刻在了我的骨子里,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再也抹不去了。
愛人看不慣我太過于節(jié)儉,總心疼地勸我說,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買點好的吃,多買些好衣服穿,多出去逛逛玩玩,不要整天待在家里。可是,我對吃什么穿什么真的沒有什么太高的要求,也不喜歡隨意出去逛,只喜歡靜靜地待在家里看看書。
以前經(jīng)濟條件還不寬裕的時候,愛人每個月給我的家用雖然不多,但我每個月總能攢下一點,一年下來就攢下大幾千甚至上萬。記得那時候家里要買房買車還要裝修,愛人生意上也時有資金周轉(zhuǎn)不開、缺錢的時候,我總能像變戲法似的拿出兩萬三萬的來支持他。雖然不多,但是愛人由衷地感激我。現(xiàn)在,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愛人給我的家用越來越多,也不需要我支持他了,所以我攢的錢也越來越可觀了。
有了自己的小金庫以后,確實,我深刻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安全感,覺得心里無比踏實、安然,再也不懼人生風雨。這就是錢帶給我的底氣,攢錢帶給我的好處。當然,“錢只有花出去才是自己的”。現(xiàn)在的我又有了新的金錢觀,既不揮霍,也不做守財奴,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shù)靥岣呱钯|(zhì)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詩和遠方。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