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妻子在大學里學的是會計,現在是一家單位的會計主管。也許是職業習慣,她平時特別愛算賬。
就要過年了,她在單位算完過去一年的賬回到家后,她翻開家里的賬本,瞇著眼對我說,家里的賬雖然沒有單位復雜,但居家過日子,算算家里過去一年的賬,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我和老婆都是工薪階層,平時收入低,支出多,因為家里買房還貸壓力大,所以每次我向她要些煙酒錢時,她總是埋怨我亂花錢,要跟我算賬。
“家里的收入就那么多,支出也是雷打不動,算賬,算賬,家里的錢,難道能算得多出來嗎?”就在我小聲嘀咕時,妻子露出了虎樣,以不容置疑的口氣對我說:“你就知道錢,除了錢,難道就算不出別的什么了嗎?”
我低下了頭,霎時像她身邊的一只溫順的貓,只見她慢條斯理翻開家里的賬本,聽她算著一年來的花銷:
吃飯開支情況:過去的一年,全家都喜歡在外吃早飯,三口之家,一年共花費一萬一千多元。中飯,因為不愿自己做,基本上是在父母家吃,每月付父母三百元,共付父母生活費三千六百元。晚餐,一般回家自己做,兩菜一湯,共花費一萬五千元。妻子說,根據我媽要求,周末回我媽家吃,雖然老人堅持周末去她家吃飯,不要我們付伙食費,但我們不想當啃老族,還是付了兩千元錢給我媽。有時候兒子要吃肯德基、麥當勞,這項開支約為八千元。
穿衣開支情況:過去的一年,給你買衣服五千八百元,包含兩雙皮鞋,同時給你買的一部新手機五千二百元。給兒子買衣服花去六千元。妻子說,我的衣服,雖然件數比你多一點,但主要逛街遇到打折的,雖然樣式不那么新潮,但折扣并不代表質量差,我買衣服共花掉三千九百元。媽今年過六十歲生日,我們給兩位老人各買了一套新衣、一雙皮鞋,共三千二百元。雖然媽埋怨我們花了不必花的錢,但她穿上新衣后,還是樂得合不攏嘴。
房子開支情況:過去的一年,咱家買了新房,共一百三十多萬元。具體來源是:家里存款三十萬。從銀行貸了六十萬。婆婆給了三十萬,這可是她一輩子省吃儉用下來的全部積蓄。咱娘,也支持了十五萬,咱爸說,為了湊足這十五萬元,一年前他就實施了“省錢計劃”,他出門不再打的,飲酒少了,煙也戒了。咱媽說,這下倒好,因為沒了這些不良嗜好,咱爸的身體更好了,這十五萬元雖是送給了我們,但也給咱爸送來了健康,劃得來!
其他開支情況:過去的一年,因為疫情,全家外出游玩較往年少了許多,只花去八千多元,兒子兩個學期學費八千九百元,家人去醫院看病花去二千多元,給你買了一輛電動自行車三千元,過節去雙方父母家,買禮品花了三千多元,你的煙酒錢一萬二千元……
妻子翻著賬本,還在那絮絮叨叨,我突然覺得,父母花在我們身上的錢,真是太多了,而我花的錢,除了買房子,又是家里開支的大頭,算著算著,我心頭涌起一絲絲莫明感觸。
平時,我總是抱怨妻子給我的煙酒錢不夠花,埋怨她給我算賬,絮絮叨叨,總是抱怨自己,沒有生在大富大貴人家,抱怨父母掙錢不多,給我的太少??磥恚业谋г?,多么無知,無理,又多么可笑。這樣想著,我忽然覺得,父母給予我的一切,還有妻子的體貼,這種幸福,正像冬天的爐火一樣,溫暖著我的心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