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一場心中期待的大雪,與我蝸居的小縣城擦肩而過。沒有看到心儀的紛紛揚揚的雪花,卻與驟然而降的寒冷撞個滿懷。望著越撕越薄的日歷,心里真切地感受到,匆匆一年又將從我身旁悄然而過。
這一年,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沒有想到每天擰足發條一樣上著班,忽然有一天接到通知:請來辦理退休手續。過去,天天上班總盼著哪天退休了多好,每天睡到自然醒,散散步,看看書,打點小牌,喝點小酒,真的臨到退休了,便感到自己怎么就步入了老年之境?;赝约鹤哌^的路,不乏坎坷與崎嶇,但總覺得歲月沒有負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雖然人生總會遇到歉收的年頭,卻不會有顆粒無收的窘境。人生仿佛像古人結繩記事那樣,每個年度,就結個不大不小的繩結,把歲月這樣不緊不慢地編綴下去??v然大多數庸常的人生,沒有那些絢麗如花的色彩,不能編成繽紛的花環,但這卻是一朵歲月枝頭上綻放的樸素之花。
這一年,匆忙之中,我沒有丟棄對山水的鐘情。走在湖北的香溪,走在平原里,你就會感到為什么這里產生美,產生崇高與偉大,那些我過去似懂非懂的詩句,在這靜美的山水之中,就找到了最好的詮釋;穿行在“徽州天路”,我便感到我是一尾莊子筆下的魚,那種灑脫與自由,與這綠色的天路是那么的匹配;站在新安江渡船的甲板上,我又覺得我是一個樵夫,沿岸的那一座座大山,我在夢中不知道攀爬過多少次。這種山變成水,水變成山的幻化,不是親歷那是無法臆想的;漫步屯溪老街、歙縣老街、東流老街,那種歲月的老,像包漿一樣,包裹著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歷史。一個人枯燥而又單調的生活,如果沒有山水的滋潤,沒有幽深歷史背景的映襯,我真不敢想象,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日子。
這一年,讀書與寫作,仍然是我堅持不變的主題。我早已過了那種書中有“黃金屋”、有“顏如玉”的幻想年齡,每天的讀書與寫作,我把它當成了就像一日三餐的一種必需。如果說,年輕時讀書與寫作不乏功利色彩的話,如今的我,早已超然功利之外??醋约合矚g看的書,寫自己想寫的文字,雖然平時工作很忙,一天不讀點什么,不寫點什么,就覺得這一天過得清湯寡水,沒有一點味道。一年下來,我林林總總買過一百多本書,寫過近百篇的文章,得過八九次小獎,還獲得了全省“書香之家”的光榮稱號。對于這些,我沒有像過去那樣喜形于色。除了那些新購的書籍,我總是把它們堆疊在我的書案之上,其余的那些獲獎的證書,我都丟在家中最不起眼的犄角里,包括那塊金光閃閃的銅匾。不是我孤傲,到了我這個年齡,還有什么值得顯耀的呢?老子不早說過,光而不耀,與光同塵嘛!何況,這算什么光啊?!
匆匆又一年,檢省自己,我最大的欣慰就是,我堅守著自己應該堅守的,重復著自己值得重復的。歲月不居,華章日新,恒心乃常,這是我對自己一年復一年的最好鞭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