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二十年前,因為我所在的國企破產,我成了一名下崗職工。那年,我已經四十多歲。過去在單位坐辦公室混日子沒有專長技能,又沒有大專以上的文憑,想找個工作非常艱難。一次,我在晚報的中縫廣告欄發現一所民辦高校招聘學生宿舍管理員的廣告:初中以上學歷,身體健康,年齡五十歲以下,下崗職工優先。我完全符合條件。于是,幾乎不費吹灰之力,我就應聘上這份工作。“宿管員”工資待遇低,工作時間長,還需要住在學校,每周休息一天才能回趟市內的家。然而,為了養家糊口,我別無選擇。好在工作不累,除了幫清潔工打掃公共區,巡查督促學生搞寢室衛生,沒事的時候可以看書,寫點“豆腐干”文章打發無聊的光陰。
有一天,學校學工部張部長拿著一張報紙找到我問道:“老王,昨天晚報副刊上發了你一篇文章,沒想到你還會寫文章,是個喝了一肚子墨水的秀才。”我淡淡地說:“我無聊的時候喜歡看點雜書,興趣來了寫點豆腐干文章自娛自樂,哪里是什么秀才。”張部長卻一個勁點頭夸道:“不錯,不錯,秀才就是秀才,我們學校教中文的老師還沒見在報紙上登過幾篇文章呢。”幾天后,張部長又找到我滿臉神秘地說:“老王,你的好運氣來了,晚上你可要請我喝酒呵。”“什么好運氣來了,為啥要請你喝酒?”見我一頭霧水,他不再賣關子:學校年底要參加省教育廳民辦高校資格評審,為了評審過關,學校專門成立了評建辦公室,抽調你到“評建辦”做檔案分類和教務文字的整理工作。
脫離了“宿管員”,調到“評建辦”工作,我的工資增加了,上班改成“朝九晚五”,每周休息兩天,不再住校,每天早晚坐學校接送教職員工上下班的大巴車,前后待遇可謂是“從糠籮跳進了米籮”。頂頭上司,校“評建辦”劉主任語重心長地告訴我:“老王,你要感謝張部長,他可是你的伯樂,得知評建辦要人,他拿著你發表文章的報紙,向我推薦你,說你是個人才,做宿舍管理員可惜了。”
一篇不足千字的豆腐干文章,讓我碰上了慧眼識人的“伯樂”,居然改變了我的處境。我想,若沒有會寫豆腐干文章這點知識水平,我永遠也不會碰上這個好運氣。同時,我也有些懊惱:若是掌握更多的知識文化,一不留神或許還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