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邀上三五好友,圍坐一圈,每人一杯碧綠的清茶,家長里短,國際國內,海闊天空,無所不涉。美國的黨爭,歐洲的疫情,中國的發(fā)展,世界的亂局,談古論今,釋放胸臆,不也暢快乎。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樹葉,能像茶葉一樣有如此大的魅力。幾個世紀前,幾片小小的樹葉漂洋過海,走進歐洲大多數(shù)國家,成為不可或缺的飲品。
貴族們?yōu)橹畠A倒,上流社會為之瘋狂,是什么樣的魅力,讓世界如此著魔?我想,一片葉子,除了它的飲用價值外,還傳遞出了友誼,傳遞出了東方的文明!重要的是,飲的是茶,品的是人生。你看,幾片碧綠的葉子,放入透明的杯中,用開水一沖,葉子便隨水漂起,兩分鐘左右,葉子又慢慢地落下,這一漂一沉,一浮一落,多么像我們的人生!人生活在復雜多變的社會,誰不是隨勢而起,又隨勢而落呢?漂漂沉沉、起起落落就是人生的常態(tài)!不是嗎?今天你還在顯赫職位上指點江山,明天皆有可能打道回府,成為一介平民;抑或你今天還在山溝里放羊,不知道什么機緣巧合,一步登上了王侯將相的殿堂;今天還是腰纏萬貫的富翁,明天說不準就會成為分文沒有的乞丐。人生既要浮得起,又要能沉得下;浮起時懂得善待別人,沉落時知道善待自己。
初飲茶,味之苦澀,仔細品味,味之甜香。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哪一種生活不是苦后再甜,澀后留香?沒有艱苦的奮斗、玩命式的打拼,哪來的生活甜香?即使天降富美,如果不知細嚼慢品,倍加珍惜,也未必知道這就是幸福,就是甘甜。
飲茶時,味道不能太濃烈,太濃烈就會既苦又澀;又不能太淡,太淡寡味,飲而無趣。濃淡相宜,口留余香。與生活同理,凡味道太濃,久必厭膩;凡味道太寡,長必情淡。夫妻也好、朋友也好,事業(yè)、仕途也罷,既不可太濃烈,也不能太寡淡,把握好生活的度,濃淡相宜,才會長久有趣。
茶之初沏,青翠碧綠,沁香誘人,像青春的少年,充滿活力;像妙齡的少女,清純可愛。隨著開水反復沖泡,時間不斷流逝,葉子的顏色由碧綠慢慢變成了淺黃,然后,再由淺黃變成淡黃,直至最后枯老寡味,人老珠黃無人憐,倒掉重沏又換新。這與人生又是何等相像啊!人生后浪推前浪,源源不斷,新老更替,今日的老嫗誰個不是昔日妙齡少女而演變?白發(fā)蒼蒼的老者,誰個不是由青春少年走來?由來都是新人笑,誰愿聽得舊人哭。自然萬物,淘汰皆是平衡,更替皆是新生,天道如是,不可違逆。
古人強調格物致知,無非是要求人們,通過觀察客觀事物,去認清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獲得更高的智慧。飲茶、品茶、觀茶,并偶有一得,與眾君分享,不也樂乎!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