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今年的夏至都過了,但我家院子里的那棵梔子樹依然還在不知疲倦地綻放著。白色的花瓣開滿枝頭,氤氳的香氣縈繞庭院。持續一個多月的炫目和芬芳,實在令人心曠神怡,歡欣舒暢。
這是幾年前栽種的一棵梔子樹。六年前我家喬遷新居,搬到一幢帶院子的樓房居住。院子在樓房結構層前面,面積比較大,有近四十個平方,一人高的圍墻環繞周圍。布置庭院時我特意在西邊墻角處預留了一小塊菜地,打算種點花草和蔥蒜。妻子嗜花愛草,她從網上淘來兩棵花樹,一棵是臘梅樹,冬天開花;一棵是梔子樹,夏日吐芳。栽種時我沒有過多考慮,隨手就將臘梅樹栽在陽邊的墻角,將梔子樹栽在陰邊的墻拐。一年后兩棵樹都蔫頭巴腦,無精打采,這才發現栽錯位置了。臘梅喜陰,應該栽在陰涼處;梔子樹喜陽,應該栽在陽光燦爛的地方。
真是陰差陽錯。既然錯了,那就要改。我重新將兩棵樹挖掘出來,相互調換了一個位置。培土,澆水,精心呵護,悉心照料。物歸其所,皆大歡喜。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梔子樹一掃往日的愁眉苦臉,欣欣向榮地茁壯成長起來。來年的春天,梔子樹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纖細的枝丫上綴滿了嫩綠的葉片,隨風搖曳出一片妖嬈的豐姿。枝如素手,葉如翡翠。滿樹盎然的綠意,讓人眼前充滿了詩情,讓人心里升騰起畫意。也許明年的春天,就會花開枝頭,花香撲鼻了吧?
天有不測風云,樹有不虞之災。沒想到人喜歡梔子花,蟲子卻喜歡梔子葉。才幾天的工夫,滿樹的綠葉就被青蟲蠶食得七零八落。飽受摧殘的梔子樹蜷縮在墻角旮旯里,像一個衣衫襤褸的叫花子一樣,令人感到很揪心。望著稀疏的枝葉,無限的惆悵涌上心頭。這樣搞下去,這棵梔子樹還有希望嗎?但是梔子樹沒有屈服于青蟲的淫威。它不斷地吐露幼芽,不斷地萌生新綠。但青蟲實在太囂張了,剛長成的葉片還沒來得及享受雨露的滋潤,就被拖進無底的黑暗中去了。在青蟲的輪番圍攻下,這棵梔子樹只剩下一些咬不動的老樹葉,像遮羞布一樣垂掛在腰間,讓人禁不住捶胸頓足,唏噓嘆息。
接連幾年都是這樣。在艱難困厄中緩慢生長的梔子樹,由于綠葉缺乏的光合作用,自然就無法孕育出更多的花朵。每年端午節前后,正是梔子花開的時候。別人家的梔子樹花開似玉,潔若云鶴;我家那棵梔子樹卻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支,猶如官場失意的人家門可羅雀,寂寞冷落。
轉眼五年過去了,墻角那棵梔子樹竟出落得亭亭玉立,宛如風姿綽約的美人一般。婀娜的腰姿早已探出一人高的墻頭,纖細的身軀撐起如傘的華蓋,紡錘形的梔子樹宛如旋轉的舞裙,看上去靈動飄逸,落落大方。
今年的春天,新長的嫩葉出人意料地沒有遭遇害蟲的侵襲。不過半個月的光景,就滿樹葳蕤,翠綠蔥蘢,生機盎然。立夏過后,小滿時節,綠葉叢中就開始孕育花骨朵。新生的花骨朵很像蛇頭,從綠葉中探出尖尖的小腦袋,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離端午節還早著呢,一夜夏雨過后,滿樹的梔子花就爭先恐后地迎風綻放,向人間敞開那潔白如玉的心瓣,向世人吐露那芬芳馥郁的馨香。梔子花白,白得令人心碎;梔子花香,香得令人心醉。眼望著滿樹銀花,你會情不自禁地伸出手,采擷幾朵初綻的花蕾,輕輕插入客廳的花瓶,蓬蓽旋即生輝,陋室立刻盈香。
梔子花開如潮涌,一浪過后又一浪。先開的花瓣并不零落,依然耷拉著腦袋歪斜在枝頭。顏色由白變黃,再由黃變褐;后開的梔子花鮮艷如玉,潔白晶瑩,既有美玉的溫潤,又有瓷器的光澤。春潮如涌,白浪飛花。捧一朵浪花在手,心都會顫抖。
夏至已過,我家的梔子花還在不停地開放。盡管已失去了潮涌的花勢,只是零星地綻放,但依然花白如玉,花香如故。
多年的摧殘,并沒有磨滅心中的希望;多年的蓄積,只為這一刻絢爛的綻放。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