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麗是我當年從教期間的學生。人長得很漂亮,性格直率,大嗓門,快人快語,說話、辦事也有些大大咧咧。學習成績不好不壞,印象中好像沒有拔尖過。楊學麗中學畢業后,和她的同窗劉陽生結了婚。劉陽生是個優等生,考上了中專學校,學的是熱門的工民建專業,參加工作不久,就成為一家工程監理公司的技術骨干。兩個人稱得上郎才女貌,難怪有的同學打趣道:“你們家真厲害!一個是‘留洋生’,一個是‘洋學歷’,‘留洋生’取(娶)得‘洋學歷’,美著呢!”每每此時,劉陽生總是憨憨地笑,楊學麗則免不了扯開嗓門回上幾句。
楊學麗家境很好,成家后當上了“全職太太“,一門心思相夫教子,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隨著她的孩子漸漸長大,楊學麗夫婦決定選擇優勢教育資源,讓孩子到教學質量高的六安市區讀書,自然而然,她也就卷入了到皋城陪讀的大軍之中。
陪讀媽媽的生活枯燥而單調,一切必須圍繞孩子的讀書學習轉。什么時間叫醒,什么時間就餐,什么時間上學,什么時間休息,都要卡準時間節點有序進行;買什么菜,燒什么飯,穿哪些衣服,注意哪些事項,都要按照孩子的口味和要求辦。孩子在家學習、休息的時候,大氣不敢出,嗓門更不能亮開;孩子上學以后,又要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將大把大把的時間打發掉。于是,一些年輕的陪讀媽媽會挑個空閑湊足人數搓搓麻將,或者到學校附近的休閑地帶跳跳廣場舞。楊學麗陪讀那幾年,雖說我們很少見面,但我根據經驗推測,她應該也是這種生活模式。
楊學麗的陪讀很有成效。她的一兒一女,一個考取安徽財經大學,一個上了海南大學。如愿以償之后,她又回到霍邱縣城。見面時,她高聲大語說的都是關于孩子的事情,吃喝拉撒,讀書考試,友情愛情……那樁樁件件,似乎組成了她幾年陪讀生涯的全部;而此時此刻,她眉宇間又流露出一種遮掩不住的喜悅。
沒有人再追問其他,我也沒有往更深的層次去想。
時間總是飛快。眨眼工夫,又是幾個月過去了。前不久,由于一個特殊的原因,與劉陽生清晨相見。在蓼都市場一起喝牛肉湯的時候,我問及他們家庭近況,劉陽生告訴我:“張老師,您想不到吧?楊學麗通過二級建造師資格考試了!”
聽罷此言,我明顯有些吃驚,一雙近視眼瞬間睜得又大又圓。
從劉陽生繪聲繪色的介紹中,我了解到,楊學麗沒有讓陪讀的幾年白白度過。她沒有在背井離鄉時隨波逐流,沒有在無謂的鬧騰中消磨光陰。她努力做時間的主人,決心從頭學起,慢慢地啃那些味同嚼蠟的建造師資格考試書籍。孩子上課的時候,她閉門不出,手不釋卷;孩子夜讀的時候,她靜靜陪伴,挑燈夜戰,經常熬到半夜三更。她沒有什么專業基礎,遇到難題,就一個勁地上網絡查,找丈夫問,向專家打聽,不搞明白決不罷休。幾年拼下來,竟然斬關奪隘,一門一門地過了關。起初,她也沒有勝利的把握,就和丈夫約法三章:只做不說,考過再說。久而久之,全部通過考試了,她竟然忘記了炫耀。孩子到大學讀書后,一家公司獲悉情況,主動上門邀請她做了工程監理?,F在,每個月拿著幾千塊錢工資,沒日沒夜在施工現場忙活呢。
劉陽生的一番話,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我想,建造師資格證雖說不是參加高考取得的學歷證書,但確實是貨真價實的硬實力展示。楊學麗考試過關并順利就業,不啻于取得了一個響當當的“洋學歷”。更重要的是,她的嬗變之路鮮明地展示了:勤能補拙,事在人為,自己的路只有靠自己走,而看日出必須守到拂曉,只要鍥而不舍,一路走下去,人生的旅途就會別有洞天。
想到這里,我心花怒放,忍不住撥通楊學麗的電話。我覺得,有必要向她送去一份真心實意的祝賀。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