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他本應該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像同齡人一樣開心起來可以圍著媽媽轉圈圈,但現在,他只能坐在輪椅上,媽媽天天圍著他轉。他叫杜梓豪,來安縣一名11歲男孩,本報曾幫他解決上學的難題。9年前的一場意外,導致杜梓豪高位截癱,胸部以下沒了知覺,無法站立行走。此后,媽媽成了他的“拐杖”,扶著他看世界。6歲的時候,杜梓豪進入當地一所學校念書,媽媽成了他的“貼身陪讀”,一天來回學校和家里十幾趟……
不幸 幼時摔傷高位截癱
2011年,梓豪兩歲。當年10月,媽媽呂女士帶著他,去親戚家吃喜酒。在宴席上,梓豪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坐在地上。
起初,家人都以為問題不大,沒有特別在意。誰知過了兩天,梓豪的脖子突然歪了,而且還不停地哭鬧。隨后,呂女士和丈夫帶著梓豪來到南京兒童醫院。醫院經過多次檢查診斷,確認梓豪是因為摔倒時造成血腫壓迫脊椎神經引起的腰部以下高位截癱。
之后的兩年多時間里,梓豪接受了多次手術,進過4 次ICU,情況才得以穩定下來。因為身體狀況較差,小梓豪此后也一直在接受各種治療。
貼心 媽媽每天貼身陪讀
2014 年,梓豪到了入學的年紀,呂女士為孩子入學四處奔波,但是屢次被拒絕。后來,在本報的幫助和協調之下,梓豪進入了來安縣施官鎮中心幼兒園。目前,梓豪已經在施官鎮中心小學上到了四年級。
記者了解到,因為身體高位截癱,梓豪的求學之路十分不易,好在有他的媽媽呂女士貼身陪讀。
“孩子大小便失禁,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為他換紙尿褲。”每天,呂女士騎著電瓶車,要在家里和學校之間來回跑上十多趟,給梓豪換紙尿褲。由于呂女士常年在家照顧孩子,家里主要靠梓豪的爸爸在南京務工掙錢。
在家里,除了媽媽,還有妹妹可以給梓豪帶來快樂。“妹妹很懂事,我每次把飯菜做好,她總是懂事地讓哥哥先吃,看到兩個孩子這樣相處,就覺得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呂女士說。
溫暖 學校為他特殊安排
梓豪在學校學習和生活怎么樣呢?10月21日,記者聯系上了梓豪的班主任黃超。黃超擔任梓豪班主任已經兩年了,在他的記憶中,梓豪經常要去醫院,“一發燒就容易得肺炎,隔不多久就要請假去醫院看病,有時三五天,有時半個月,學習上多少會受影響。”
據介紹,學校方面考慮到梓豪情況特殊,給予相應的照顧,對于落下的功課,會安排專門的輔導老師給小梓豪補課。目前,梓豪的語文成績維持在70多分,數學60多分。
記者了解到,梓豪入學以來,學校一直都很關注他,為了方便梓豪媽媽接送,特意將梓豪所在班級安排在一樓,還積極呼吁廣大師生和學生家長給梓豪捐款和幫助。學校平常對人員的出入有較為嚴格的管理制度,但考慮到梓豪的特殊情況,特別準許梓豪媽媽在課間進出學校,給梓豪換尿不濕等等。
同學們對梓豪也比較友好。“每當班級有體育課和課外活動時,為了讓梓豪不覺得孤獨,總會有幾個同學主動留下來陪他,和他一起在教室里自習或是聊天。”黃超說,小學這幾年里,梓豪性格變得越來越開朗,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在逐步增強,持續進行康復訓練,平時也很懂禮貌,同學也都很喜歡與他相處。
堅強 堅持治療不會放棄
“媽媽,要是我能自己走路就好了,那樣你就不用天天來接送我了。”梓豪經常跟媽媽呂女士說起這句話,總是讓她感到心疼。
呂女士告訴記者,每個月給梓豪買紙尿褲都會花出去一兩千元,他身子弱經常染病治療也需要很多錢。“梓豪的爸爸每月工資也就5000 多元,他自己舍不得花,都寄回家,但遠遠不夠梓豪的醫藥費和生活費支出。”
“后續治療是個無底洞,每天為錢發愁,但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決不放棄,我太希望看到他重新站起來的那天了。”呂女士說。
“雖然你不是最漂亮的,但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小梓豪在自己寫的一篇作文里,曾這樣向媽媽表白,讓呂女士感動得哭了好一陣子。
“現在政府給他辦了低保,在學校老師同學們對他很關心,感覺他這幾年活潑開朗了許多。”呂女士說,自己要陪孩子一起面對接下來的人生,更陽光地生活下去。
殷子昂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吉祥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