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們外出打工,一家人便分住幾處。月共一輪,天各一方,總是中秋月圓人難圓。
每年中秋,我們只能給家人寄盒月餅,就著電話道一聲祝福,報一聲平安。電話那頭的婆婆總是喋喋不休:你們不要給我寄那么好的月餅,我又吃不了多少,浪費錢!話語里更多的是對我們的關心和牽掛。每每這時,我的心里便有一陣酸楚。
那年,中秋將至,婆婆早早打電話,說弟妹他們今年回家過中秋節,問我們能不能回去,一家人好團圓??晌矣窒蛩硎緹o奈。雖然婆婆沒再說什么,但能感覺到她的失落。末了,婆婆一再叮囑,過節街上車輛多,出門大人孩子都要注意安全,只要你們在外平平安安、開開心心的,不能回家,我們也一樣開心。放了電話,我心里一陣內疚,家里老人從來不要求我們做什么,連盼個團圓都這么難。
中秋節這天,我和平時一樣,照常上班,照常早出晚歸,忙忙碌碌讓人淡化了過節的熱情。下了班,也懶得去為節日準備什么,只是機械地打開自家的報箱,結果吃驚地發現,里面除了幾份報紙,居然還有一個大大的牛皮包裹,取出來一看,是老家寄來的。我像見著家鄉的親人一般,又驚又喜。小心翼翼地打開它,一股香甜味撲鼻而來,令人垂涎。熟悉的香味讓我明白,里面是婆婆自制的月餅。想起吃婆婆親手做的月餅,時間已過去多年了,但那種獨特的甜香味,一直讓我記憶猶新。我輕輕撕開外面的一層牛皮紙,露出一張圓形的紅紙片,上面寫著“中秋快樂,平安吉祥”,能看出是公公的毛筆字。紅紙下面一撂一撂,有三層,每一層外面分別寫著“黑芝麻”“瓜子仁”“花生”,一看就知道是細心的婆婆叫公公寫上去的。這三種餡,正是我們一家三口愛吃的口味。我將它們一層一層撥開,沒有華麗的包裝,只簡簡單單一層油紙,樸素得如同婆婆的愛,那么真誠,那么實在,不帶有一點修飾。想想我給家里寄的那些金玉其外可能會是敗絮其中的月餅,頓感慚愧。
我曾目睹婆婆制作月餅的全過程,備料、調餡、打油……直到一個個月餅從烤箱里出爐,累得滿頭大汗。這其中,揉進她多少愛與牽掛,包進她多少祝福和期盼。
中秋之夜,月朗星稀。關了屋子里的燈光,一家人坐在陽臺上,就著月光,安安靜靜地品嘗婆婆的月餅,甜在嘴里,暖在心頭。兒子吃得滿嘴油膩,忽而仰面問我:媽媽,這叫什么月餅???我脫口而出:親情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