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經開區:科技賦能環境治理 打造智慧環保樣板
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合肥經開區生態環境分局依托完善的環境信息資源體系,全力構建“安裝、聯網、運維監管”三個全覆蓋的智慧中控系統。為打...
1.5萬路“千里眼”!安徽這項指標“四連降”
1.5萬路“千里眼”盯污染,守護著藍天碧水。3月15日,安徽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消息,我省積極構建生態環境非現場監管執法體系,查辦涉自動監控違法案件數量實現四...
長豐(雙鳳)經開區:扎實開展百日攻堅行動 助力中小水庫水質再提升
為切實做好全區中小水庫水質管護工作,進一步推動河湖長制“有名有責”到“有能有效”,根據上級部門統一部署,圍繞轄區梅沖、戴背水庫等中小型,長豐(雙鳳)經開區扎實開...
淮南:"千里眼"衛士顯神威 "非現場"監管見實效
2018年以來淮南市生態環境部門全力推進污染源自動監控“安裝、聯網、運維監管”三個全覆蓋,完成了預期目標,取得良好成效。2022年,全市空氣質量創歷史記錄最好水平,全市...
守護碧水藍天 合肥布局795個點位實時檢測污染源
截至目前,合肥市已有465家排污單位在795個監測點位安裝了污染源自動檢測設備,并接入自動監控系統,實現多種污染參數7×24小時全天候實時監管。
廢水也有“指紋”! 肥西縣加強派河流域工業污染源監管
下一步,肥西縣生態環境分局將加快推進祁小河水紋監測站驗收工作,持續關注預警溯源監測系統數據變化,嚴厲打擊企業廢水偷排偷放行為,提升對肥西縣派河流域工業區內企業排...
安徽提前一個月完成排污許可“全覆蓋”
今年截至8月底,在前三年已發放4592張排污許可證基礎上,全省共新增136432家固定污染源納入排污許可管理,比生態環境部要求的時間節點提前一個月,成為在全國先期完成此項...
合肥等5市各類污染源數量占全省半數以上
與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同口徑(工業源)相比,2017年,在全省工業源普查對象數量增長96.8%的前提下,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
引入第三方,合肥將制定天地人一體化機動車尾氣綜合治理方案
按照規劃,通過引入第三方大氣污染防治專家團隊,制定天地人一體化機動車尾氣綜合治理方案,建立重污染天氣應對技術體系,制定適用于合肥市的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路線圖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