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天(9 月27 日)上午,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將舉行聯組會議,審議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并開展專題詢問。記者從報告中了解到,2018 年,全省106個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75.5%,高于國家年度考核目標4.7 個百分點;劣V 類水質斷面為1.9%,達到國家考核要求。我省長江、淮河干流總體水質為優,巢湖湖區總體水質保持穩定,新安江流域總體水質為優。
成果:
對污染源實現科學有效監管
目前,我省已全面建立河(湖)長制體系,全省共設河長5.3萬名、湖長2763 名,覆蓋全省河流湖泊。省政府與各市政府、各市政府與所轄縣(市、區)政府層層簽訂《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壓實水污染防治責任,每年對各市政府水環境質量目標完成情況和水污染防治重點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
在建設生態環境大數據項目方面,我省初步實現了省域內水要素環境質量以及污染源監測與監控網絡可視化;通過數據分析,初步實現了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現狀及變化趨勢展示與監控;積極推進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安裝、聯網、運維監管”三個全覆蓋,實現對污染源的有效、精準、科學監管。
在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方面,目前,全省共有151 座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城市、縣城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到93.9%和93.4%。同時,繼續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進化肥減量增效、農藥減量控害。2018年,全省化肥、農藥使用量均有下降。
問題:
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隱患較大
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雖然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存在的問題還較突出,全省水環境質量依然不容樂觀。
首先,部分飲用水水源存在風險隱患。執法檢查發現,有8個市將長江、淮河干流作為飲用水水源,而長江淮河均為通航河道,環境安全隱患較大。此外,部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存在民居建筑、農業種植、養殖等,整治任務艱巨。
其次,部分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能力仍不足。老舊城區、城中村等配套管網規劃建設滯后,雨污分流體系不完善,有些地方生活污水直排問題突出。此外,我省農村地區每年產生5 億多噸生活污水,直排現象嚴重。全省建成的757 個鄉鎮駐地污水處理設施中,有超過三分之一運行不正常。
建議:
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監管能力
報告建議,依法推進重點流域、重點領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規范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和管理,深入推進工業、城鎮、農業、農村水污染防治治理,強化船舶污染防治,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監管能力和法治保障。
到2020 年底前,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完成規范化建設,建立水質監測機制;到2021 年,全省設區的市建成區基本無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接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