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蚌埠市禹會區檢察院提起公訴,一起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小作坊內非法生產、銷售大量假冒注冊商標的小麥麩皮、豆粕的案件,近日一審宣判,被告人李某等3人被判處相應刑罰。
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被告人李某在未經“金沙河”“五得利”等8類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的情況下,購買麩皮、豆粕等原材料,租用李某某、姚某等人的貨場,雇用工人生產假冒上述注冊商標的小麥麩皮、豆粕,后加價銷售給他人,銷售金額達700余萬元,獲利40萬余元。被告人李某乙、李某丙在明知李某生產假冒注冊商標的麩皮、豆粕的情況下,仍然參與李某的犯罪活動,實施聯絡客戶、接收訂單、收取貨款等行為,李某乙從中獲利3萬余元,李某丙從中獲利5萬余元。
2023年2月21日至2023年9月20日,經河北金沙河面業集團等9家公司鑒定,涉案“金沙河”“五得利”等品牌的小麥麩皮、豆粕均系侵犯相關公司商標專用權的假冒產品。
去年10月31日,禹會區檢察院以李某等3人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向禹會區法院提起公訴。2024年1月14日,禹會區法院經依法審理,認定被告人李某等3人犯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40萬元。李某乙、李某丙也受到了相應處罰。
檢察機關在辦理該案過程中,加強同公安機關的協同配合,引導偵查機關及時固定、分析賬本、電子數據等關鍵證據,并緊盯生產、銷售環節,積極引導公安機關查明生產假冒飼料包裝袋的來源,核實下線銷售商相關信息,成功追訴了10余名下線銷售人員及標識供貨商,并通過標識供貨商處獲得的線索,偵破該地區同類案件4件,實現了全鏈條打擊。
此外,檢察機關還切實推進知識產權保護綜合履職,開展“一案四查”“一案四評估”,同步審查是否涉行政違法、刑事追訴、民事追責、公益訴訟線索。經審查,檢察機關發現轄區內生產、銷售假冒注冊商標飼料的行為較為普遍,且該亂象已存在相當長時間,故向職能部門制發行政督促履職檢察建議,向屬地鎮政府制發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建議上述部門建立完善的飼料產業監督管理體系、加強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飼料行為的監管力度、積極推行飼料企業誠信建設、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在接到檢察建議后,上述部門積極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切實加強行業治理,規范了本地區飼料行業的經營秩序,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馬維欣 江少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