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聞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世上有意思的書很多,就像世上有意思的人很多一樣。但機緣有限,我們看到,有所感,像一顆種子一般在心里種下來,指不定結出點什么的就那些,這就需要時間上的正正好。
選了幾本和我有緣的書,我稱之為“破書”,它們在某個時刻,打破了我對世界的認知,包括某些偏見。這種書類似于工具書,可以以一當百,讀了一本,其他的書都會讀了。
1.古詩十九首
江弱水說杜甫的《玉華宮》主角是成住壞空的時間,這句話用來概括《古詩十九首》也許更合適。《行行重行行》開頭講空間的別離已經令人難堪,“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將別離忽然移至時間上,更讓人生出大虛空。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都是欲念的燃燒。知道人生只有一次,很容易就稀釋在時間的水中,不如先爽了再說。這是凡人無奈的應對之策,放棄永恒,追求當下。
2.紅樓啟示錄 王蒙 著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關于《紅樓夢》的文章主要是“紅學”的煌煌之作時,是這本書讓我敢于確認,《紅樓夢》是一部小說而不是一部“名著”。
作者用小說家的眼光看書中人物,看出了血肉,他說賈寶玉“對著紅粉思骷髏,對著猢猻思樹倒”,對仗不夠精致,但一下子就道著紅樓主旨。
書中寫人見解公允, 常說出我所想而不敢說的話,作者像是沖鋒兵,撕開一方戰場,給后來者留下無盡余地。我能有幾本關于《紅樓夢》的隨筆,不能不說與讀了這本書有關。
3.顧隨詩詞講記
顧隨說《洛神賦》,除了豪華,一無可取;又說:“太白詩字面上雖有勁而不可靠,乃夸大,無內在力”;還說: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是“初學者易喜此等句,實乃欺人自欺”。
不知道該說顧隨誠實還是勇敢,反正都相當驚人。他摒棄套話,提供更有信息量、更有價值的真知灼見。
4.古典詩的現代性
江弱水的每一本書都值得推薦。他有海量閱讀做基礎,思維縱橫古今,常有靈慧妙悟,彼此叩擊,或如古寺風鈴之悅耳,或如戲臺鑼鼓之驚魂。
說的是古典詩,但時常穿越到世界各地,跨越文史哲三界,帶領讀者做沒有邊際的旅行。淵博深刻并不影響作者的幽默感,同為寫作者,作者那種舉重若輕的彈性令我不可企及地羨慕。
5.昨日的世界 斯蒂芬·茨威格 著
作者曾經活在一個充滿確定感的世界。經濟持續發展,文化生活豐富,只要克勤克儉,明天就會更好。他以為這樣的生活天經地義,并且天長地久。然而動蕩毫無預兆地來臨,穩定狀態瞬間傾覆,大多數人全無準備,那種錯愕,比變壞了的生活本身,給人帶來更多傷害。
6.生活在別處 米蘭·昆德拉 著
作者原本想把這本書叫做《抒情時代》,但是小說本身恰恰是“反抒情”的。主人公雅羅米爾和他母親瑪曼一樣無法真實地生活,對生活里的幾乎每一件事都要“上價值”。他們永遠年輕,永遠破音,永遠要流出昆德拉所言的“第二滴眼淚”。
我二十歲時通宵讀完這本小說,感覺復雜。我時時在雅羅米爾身上看到自己,他一定要在蝴蝶標本上看到它前世今生的執念我懂,所以越發覺得可笑。
7.活動變人形 王蒙 著
我十四歲時看到這本書,很受震動,它寫父母之間的戰爭,家里永遠一觸即發的氣氛,好人、親人并不就能兼容,不同原生家庭出來的兩股力量對撞,產生極大能量。
主人公倪吾誠的原型是作者的父親,但作者并沒有因此心慈手軟。自己人更知道要害,作者筆觸格外狠辣。
我讀的時候角度不斷跳轉,忽而倪吾誠,忽而靜珍靜宜,看到所有人的苦,感覺到無可奈何。
8.包法利夫人 福樓拜 著
包法利夫人是覺悟了一半的那種人。她受困于環境,同時心力缺失,雖然追求浪漫的生活,但無法觸到浪漫的實質,只能致力于追求浪漫的周邊。
一個情人,一把精巧的椅子,一張地毯,對她來說,都是浪漫生活的草蛇灰線,除此之外,她不得其門。她因此孤注一擲,做出自毀性選擇。
作者福樓拜說:“我就是包法利夫人。”我也很想認領。
這本書可以跟《生活在別處》同看。
9.阿加莎克里斯蒂全集
維護我日常安全感的是這樣一些東西,耳塞、眼罩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
我曾在無聊旅途中打開馬普爾小姐的探案故事,接下來竟希望列車晚點,讓我好整以暇地等待真兇浮出水面。人生常有困境,想到有那么多阿婆的書沒讀,或者讀了又忘了,就覺得還好總有什么令我忘憂。
阿婆小說里不乏bug,但她讓人著迷的,是她帶著三分譏誚三分同情四分津津樂道對人性的刻畫。想起《水滸傳》里那個能制定十條捱光大計的王婆,她要是會寫小說,豈不是中國阿婆。她的聰明才智只能轉化為應該下地獄的歹毒,死有余辜,但也讓人一嘆。
10.了不起的蓋茨比 菲茨杰拉德 著
這本小說有個著名金句:“每當你想要對人品頭論足的時候,都要記住,這世上不是誰都有你這么好的條件。”它教大家體恤他人,這當然是好的。但是這本小說的厲害之處,是作者刻畫人物的力度。
蓋茨比靠投機倒把賺了大錢,他淺薄浮夸,但同時又單純熱忱,他做著讓人無法信賴的生意,卻對這個世界保持信任。將這種心態與作者生平對照,會別有感觸,在這個世上,誰不是一邊老謀深算一邊天真到可恥。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