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居住的地方算是城鄉(xiāng)結合部,一條高鐵線,將繁華阻攔于那一端。小區(qū)周圍多是荒地,后來陸續(xù)起了新樓盤,據(jù)說有些落的是縣城戶口。出門溜達不了幾步,總能見某個公事公辦的門臉上,掛著“某某鎮(zhèn)社區(qū)” 的牌子。
我經(jīng)常在夜晚出去散步,這一帶的夜晚比白天熱鬧。
首先是小區(qū)墻根下的那些地攤,塑料布上散放著針頭線腦,有時還有一些小盆景,地板價,灰撲撲的不起眼,仔細搜搜,也有驚喜。比如那種掛在褲腰上的掛鑰匙的繩子,我記得多年前我爸有這么一條,在他腰間摩挲得近乎包漿,時尚雜志早就指其為最沒有品位的物件之一。一眼在某個地攤上看見時,我險些熱淚盈眶,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我們同為時尚的落伍者,相逢在這夜晚的地攤上。
但地攤也在與時俱進,有一家就丟了個硬紙板在地上,寫著“加微信‘云在發(fā)梢’送一條絲巾”, 想那絲巾也不值幾文錢,卻顯示出攤主想從流動攤點轉向電商的雄心。
眼下信息傳遞得飛快,城鄉(xiāng)結合部一樣能得時代先聲,有一天我看見街上新開了一家水果店,綠色的門臉,十分小清新,導購熱情地告訴我,辦卡更劃算,充五百塊錢送三百,一千塊送七百,兩千塊送兩千四,分十二月返還到賬。
這么大的優(yōu)惠有點可疑,我拿出手機搜索店名,相關內容有好多條,都說這是新型的營銷模式,還有經(jīng)濟學家為之背書,對這種O2O式的營銷十分看好。這些我是不太懂,但是概念都出來了,應該不會太不靠譜,眼下不都是靠講故事賺錢嗎?見我動心,導購又拿了個登記本給我看,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辦了卡的,我想人家應該不都是傻子。
我是在拿到卡之后突然清醒的,那一刻,我就告訴自己,要做好這家店隨時消失的準備,此后,每當我來到這兒,看見那玻璃門敞開著,而不是卷閘門緊鎖時,都覺得格外僥幸。
但它還是逐漸呈現(xiàn)出頹勢來了,水果的品種越來越少,有些貴價水果,一兩個星期之后還在原處擺著,力不從心的憔悴,侵蝕了最初的驕矜。有一天,我在家中收到該水果店公號的推送,言之確鑿地辟謠說,它們沒有倒閉,只是盤點升級,讓廣大會員不要信謠傳謠。我心里知道它壽歸正寢的時候到了,那天下著雪,風也很大,我實在不想再出門,幾天后在那家水果店門口,我果然看見了期待已久的卷閘門。
我借此事看見了我心中的貪欲和愚蠢,我常常把自己,當成一個最方便觀察的人性樣本,即使最苦悶的時候,也能在心中暗笑,這使我的快樂與沮喪,都不夠深刻。
我覺得這件事是有時代特色的,同樣有時代特色的還有水果店門口的那些跳廣場舞的大媽大爺——沒錯,大媽隊伍里的確混進了幾個大爺。音箱里放著網(wǎng)絡歌曲,除了《鐵窗淚》《小蘋果》這些,有次,我離得老遠,就聽有男子在懶懶地唱:哥唱的不是歌,哥唱的是寂寞……這是我聽過的最不正經(jīng)的寂寞了,就在這么不正經(jīng)的寂寞下,很多人在認真地翩翩起舞。
以前老聽人說,每個窗口里都有一部悲歡離合,那么,每一個廣場舞隊伍里,都有一大堆的世故滄桑吧。他們的過去、眼下,他們起舞之前與之后的欲望念想,天若有情天亦老,還好老天似乎并不想知道。
小商店里倒是偶爾能聽到一些心事,有一次,我走進一家小超市買泡面,等找錢時,注意到超市里有三個人在說話。收銀臺里面那對夫妻,應該是老板和老板娘,還另有一個女人,斜斜地靠著收銀臺。
我聽到里面的小老板說:“你老公有小三,那你也找個啊?!蓖饷娴呐苏f:“我找你可行?”小老板說:“我還真不要你,你比我大那么多。”老板娘說:“人家也不會要你,你沒錢。”那個女人似乎沒有聽見他倆的對話,照舊說自己的:“我還真有個小三,比我小一歲”……信息量這么大,他們的口氣卻都是閑閑的,像是談論天氣,或是白菜蘿卜的價格。
我后來又在那條街上聽到關于小三的話題,那次是那個零食店里,也是一個女人,靠著收銀臺,和女店主聊天,我聽見她說:“你注意到?jīng)]有,現(xiàn)在女人比過去舍得花錢了,過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又怎么樣?小三幫你花……”
我有點懷疑她是店主的托,暗示我要放開手腳買,但她又和女店主就女人打扮漂亮有沒有用討論開了,她堅持認為沒用:“男人要變心,再打扮也沒用,反正我現(xiàn)在不管他了,隨他去吧。他天天開車出門,我就想,要是被撞死就好了,撞死了我還能落點錢?!?/p>
老板娘輕笑道:“真要是撞了你就不這么想了……”女人正色打斷她:“撞死了我會掉眼淚,但我不知道多快活。”老板娘說:“你家那位也確實過分,那么有錢,一個月就給你幾百塊?!迸苏f:“就這還是我姐在中間說合的,我不管他,他有人了我也不離。他跟那小三早晚落報應,我就是這么跟他說的,你現(xiàn)在對我不好,早晚落報應……”
付錢時我佯裝無意地抬頭看了她一眼,很平常的一張臉,厚厚地堆了很多事,但從一雙眼睛可以看出她很年輕,估計沒到三十歲。這薄情的世界啊,誰能在其中深情地活著?
但有一次,在理發(fā)店里,老板娘居然在吹風機網(wǎng)絡歌曲的交替轟響里,在我耳邊談起了愛情,確切地說,她被人愛上了,人家送花,送禮物,她丈夫為此跟她生氣,她在我面前重現(xiàn)了她傲嬌的委屈:“又不是我叫他這樣的?!?/p>
我尷尬地呵呵了幾聲,我知道人們一般會選擇那些看上去沒有什么魅力的人當聽眾,覺得他們識見不多,容易被驚到。可如果訴說者是我的親戚朋友,我只當是不得不付出的交際成本,我們非親非故,我只是來理個發(fā),也花了錢,為什么要無端端地被人占這個便宜呢?加上這女店主老是勸我買某種護膚品,后來我就不去了。
即使只是在這條街上走來走去,你也會發(fā)現(xiàn),有那么多人缺愛,渴望愛,為得到的愛沾沾自喜,希望賺取更多。
當然,在街上,我也看到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比如,有天晚上,我看到一輛賣鴨脖子的車后面,那女孩專注地捧著本《簡·愛》在看,我覺得她非常了不起,要是我守著這么個人來人往的營生,大概只會刷微博微信了,她突破了她自己的生活,愿她有更好的人生。
街上的門面,也常常變動著,時不時就會有一家貼上“旺鋪轉讓”的紙條,這年頭生意不好做。而當這些店鋪易主,重新開出來的,總是一家又一家的房產中介。那些穿著白襯衫的年輕人,掛著工作牌,出出進進,黃昏時候,我常見到他們趴在電動車上聊天,白襯衫走了形,他們互相嬉笑怒罵。“客戶都是傻X”,有一次,我聽到有兩個年輕人這么說。
日復一日,我在這條街上走來走去,腳邊是垃圾,眼前是人,燒烤香味彌漫得無邊無際,花甲與臭豆腐干的味道混雜其中。我走在街上,常常有微醺之感,它不高大上,但我依然喜歡這一切,喜歡那生機勃勃的日常,同時也為那些被凌辱和辜負的人感到難過,這就是生活,波濤洶涌,泥沙俱下,我心情復雜五味雜陳地愛著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