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合肥房產新政終于要出臺了。
我不是剛需,前一向還準備賣房,看到這個消息,還是挺高興。最近是不是看我沒寫稿子?我只顧著在房市上暈頭轉向了。
我的房子在單位宿舍區,一樓。住了五六年,憑良心說,居住體驗還可以。可能因為下面有架空層,一點不潮濕;雖然不能做到全天候采光,但比很多鋼筋森林里的高層可能還要明亮一點;進出方便,省了電梯里的面面相覷;最妙的是,每年春天,窗外幾棵紫葉李和海棠,開成姹紫嫣紅的一片,坐在餐廳里吃飯,只覺得如夢似幻,忍不住要來一杯,“日日花前常病酒”,馮延巳的詞里我最愛這一句。
缺點也有,一是窗外有個殘疾人通道,走的人很少,但那幾根不銹鋼扶手著實顯得雜亂,再就是樓上的人都從你門口過,講八卦的時候,不能不小心一點。
另外,還有個事非關居住體驗,卻也讓我念念于心,那就是,我聽說,一樓頂樓不容易出手,萬一哪天我突然需要賣房呢?不如趁沒什么事時換手比較好。
今年聽說樓市火爆,是換房的好時機,我打算再加點錢,換個更好的。
在某中介公司登了個記,中介小哥來到我家,一進門就贊不絕口,我家的采光與裝修,都超出他的想象。看來,盡管有“一樓”這個硬傷,我這房子也是一樓里的“極品”了。我們商談了一個價格,他幫我掛到網上,沒多久,來了兩個中介,都是在平臺上看到消息跑來的。
這倆中介卻是另一種做派,一進門就說:“你這房子怎么可能值這么多錢?要知道你掛這么貴我就不來了……”
我心想:我請你來了嗎?自家的平臺你看不到價錢?
又聽其中一個說,你這房子交易的話只能賣XXX萬元。
這個價格比我的掛價少了五六十萬。我由不得勃然大怒,不只是他貶損我的房子,還在于他把我當傻子。我從2000年就在看房,專業看房二十年,那時你們可能都還不會打醬油呢。我手機上有包括“貝X”“安X客”在內的一大堆房產app,我可能不了解掛價的上限,對下限多少可是一清二楚。
幫我上架的小哥也有點不好意思,跟那倆人說:“你們別這樣,啥價錢姐都知道。”那倆人一時無語,過了一會兒,倒帶了兩個客戶來,還跟我商量能不能便宜一點。
便宜一點?這一點是五六十萬嗎?
TT/圖
那天下著大雨,卻也陸續來了幾批客戶,其中有一對老夫婦,老爺子氣宇非凡,據說是大學教授,難怪,一看就有點東西。老太太則驚人的漂亮,一出現時居然讓我覺得眼前一亮,所謂歲月不敗美人,看得出年輕時必是絕色佳人。
倆人談吐修養都令人愉快,尤其是老太太,她眼神親切誠懇,跟我說,這小區里有他們幾個老朋友,現在年紀大了,就想和老朋友住在一起。
聽她這一說,我還有點感動,我記得我年輕時看到宿舍區那些白發蒼蒼的阿姨,就仿佛看到自己的夕陽紅。有人說不喜歡跟同事住一個小區,但是我喜歡,故人與故地,都是時間贈予的紀念品,歲數大了,故地不能重游,時常見到老面孔,就像是一次次回到過去了。
只是現在同事們紛紛從這里搬離,水往高處流,或是政務區,或是四里河、濱湖等“富人區”,到我晚年,估計這里剩不了幾個同事了。倒不如現在離開得好。
但我不能把房子賣給第一個來看房的人吧?而且價格也還沒談,我不喜歡做決定,便說周末跟家人商量一下再說。
第二天,又來了幾撥人,兩家一來就不加掩飾地表示對我的房子的欣賞,甚至還有人問我,你這房子是不是裝修后沒住過?保持得這么好。
咦,現在的買家都是這種風格了嗎?看來我應該對我的房子多點信心。
等大家都看完了,我關門準備離開,又有中介上門,帶了一個人說是客戶,給爸媽看房。不管給誰看,當然是多多益善。然而前面有位中介去而復返,說這幾個人全是中介,剛才看見他們和自己的客戶交頭接耳,估計客戶想跳槽。兩撥中介唇槍舌劍,搞得很不愉快。
為什么我眼中的棄子,如今成了“紅顏禍水”,我用他們的眼光回頭看看這房子,好像,還說得過去。中介說,有的老人就想買個一樓,年紀大了,進出方便比啥都重要。
我真正知道我這房子的珍貴,是要到我的角色從賣家轉變成買家時。賣房子的事不是差不多搞定了嗎?一家有女百家求,還都是全款,買房子的事可以提上日程了。當我變成一個“買房人”,發現形勢大不妙。
那些熱門樓盤的銷售顧問大多高冷,聲稱他們的房子一般人買不到,有人甚至說能買到他們房子的人“非富即貴”,我頓時覺得貧賤如我蠢動得十分猥瑣。好容易有人慧眼識珠,愿意搭理我一下了,悄聲對我說,你沒有點那啥的親戚朋友嗎?你去“發揮”一下。
我不由感嘆漢語的博大精深,“發揮”一詞居然還可以用得這般精妙,但像我這樣零基礎的也發揮不了啊。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要么買二手房?經歷過2016年的我知道,再怎么著,二手房還是有挑頭的。但是等我打開幾個賣房app,赫然面對的是一個新世界。首先我心儀的兩個小區,印象中經常有十幾套幾十套房源掛著,現在只有三四套,要么樓層不好,要么戶型十分奇葩,它們各有各的缺陷,卻有一相似之處就是畸貴,隨隨便便就是四五萬一平,大一點的,總價都要七八百萬。
挑挑揀揀,終于找到一個單價4萬的,總價比我那房子還是要貴上一大截,但可以咬牙扛一把,樓層也不錯,只要沒啥大毛病,就是它了。
到了現場才發現,南北不通透不說,客餐廳只有一扇小窗,還是縮進去的,大中午的,房間里暗如咖啡館,想到以后要在這樣的房子里吃一日三餐,預先感到人生無趣。
中介跟我說,你不要想著自住,你是投資啊,只要學區好就行。
說是這么說,萬一砸手里了呢?接盤的人也要考慮自住吧。總不能這房子永遠擊鼓傳花。說不定我就要自住,它比不遠處我的老房子體驗差太多了。
我又往四里河高新區看了幾個盤,要么價錢高得沒天理,要么就是采光或者房型不行。我一直覺得,陽光是一個房子的靈魂,住在黑乎乎的房間里我會抑郁,等我老了,陽氣本來就不行,我這不是給自己挖坑嗎?
據說有的區域房子相對便宜,沒有漲,有的還在跌,是的,但換成你會去買個不漲反跌的房子嗎?
TT/圖
我以前只知道賣房難,沒想到買房居然也這么難,對于想置換的人來說,買房難更要命。我于是一次次重新站到我的房子里,越看越覺得哪里都好,餐廳窗外海棠花開了半個月還沒有謝,中介都特地拍下來,給晚上來看房的客戶看。書房的窗外有兩棵樹,一棵是楓樹,一棵是紅梅,都是我種的,紅梅當初栽下去時是個梅樁,現在已經長到一米高,過年那幾天,我采了一把又一把去插瓶,還送給了兩個朋友。
再想到那對老夫婦,人家那樣的才子佳人,都愿意在我的房子里養老,為什么我就不能?我是不是太膨脹了?這欲望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說不定一生都永無寧日。放棄豪宅夢,就是放過自己,從此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很有知識分子范兒了不是嗎?
我剩下那些同事,估計也跑不掉了,房價太高,大家就在這價格洼地待著吧。這又可以引用陶淵明的詩了:“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好吧,說人話,就是如果我賣了這套也買不到心儀的房子,豈不是一腳踏空?買家里有好幾位都是這種情況,我要是就這么賣了,就成了他們。如果因為不作為沒賺到只是遺憾,火燒火燎地跳坑里才叫痛心。
但是,這些想法真的就是我的終極想法嗎?回想從前,每次我對自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最后都錯了,反而是那些咬著牙,孤注一擲的冒進后來都有很好的回報。但是這一次也會這樣嗎?房市總不會一直高亢吧。坊間一直傳說會出政策,我會不會成為被精準擊中的人?
心緒不寧的我,四處跟人商量,其中有個親戚我跟他商量過很多事,他很負責任地給過我很多建議,我覺得他的反向準確度是最高的,老兄,對不起了哈哈哈……
并不是我一個人這么折騰,微博上,微信群里,很多人都在談房子,我在美麗的天鵝湖邊散步,一趟最少能碰到三撥人談房子。有次人家跟我談個工作,回報還可以,我本能地想,辛辛苦苦掙這點錢有啥用,房東跳個價就抹平了。
要不還是保持現狀吧。我把我的房子下了架,跟我娃說,張愛玲的弟弟晚年總是把房門打開一條縫,怕他死了別人發現不了。所以一樓也有一樓的好,有啥事敲敲窗戶別人就能發現,要是住個高大上的高層,說不定死在里面別人都不知道。我就在這房子里面養老了。
我娃說,好。
我心中不爽,說,你怎么能讓你媽落到如此悲慘的境地。
我娃說,我都不知道你在說什么,就知道你在套路我。
TT/圖
中介還試圖說服我,說你別看你這房子大,可能還沒那些小房子漲得快,你別老想著養老,換成投資思維,人家都在投資,將來你給孩子的太少,會落抱怨的。
這話有道理,我也希望能夠多給娃一點東西,讓他可以輕松愉快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給孩子準備好全部,真的一定好嗎?我看到一個新聞,說某歌星年入千萬,兩個孩子失去了上進的動力,都活得很頹。
兒孫自有兒孫福,我把學費給他攢齊,將來送他個小房子就對得起他了,沒必要承包他所有。
更何況換手到底能賺多少錢?是不是能夠彌補這出出進進帶來的不確定性?整個過程有多長?我已經四十多歲了,也不是亂世梟雄的性格,現在的每一天都是我余生最年輕的一天,我不想再拿出一大段時間用來焦慮。
算了,就這樣吧。
在2021年的合肥房市上游走了一圈,雖然是原地打轉,卻讓我搞準了自己的定位,看清了自己雖簡樸但充實的夕陽紅,放棄了換房夢,好像,也不算沒有收獲。
不過,我也知道,作為置換群體,我是可以這樣退回原地,如果是剛需,只怕不能這么悠游。盡管北邊的房價還比較穩定,但是如果有那么幾個區域一直飛速上漲,你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內心很難不失衡。房價若是漲得太快,會消解奮斗的價值,讓人在太平盛世里也驚慌失措,影響到每個人的幸福感。
期待著6號房產新政靴子落地,讓人人都能回歸本位,得其所哉。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