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昨天,改革開放40周年“7+3”融媒聯盟聯合采訪團來到青島藍谷,看到很多“ 國之重器”正在助力青島藍谷建設世界級海洋創新中心。
我國海洋強國建設的突出成果之一,就是造出了以“蛟龍號”為代表的深海探測器,而“蛟龍號”背后的青島國家深海基地則發揮了很大作用。中國國家深海基地于2015年正式啟用,是全世界第五個深海技術及裝備支撐保障基地,標志著我國實質性邁入“世界深海俱樂部”。青島深海基地被稱為中國深潛“三龍”——“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海龍二號”無人有纜潛水器和“潛龍一號”無人無纜潛水器的母港,為這些“高科技寶寶”提供運行與維護保障,以及潛航員的培訓與管理等。
記者了解到,國家深海基地正在開展“深龍”(深海鉆探)、“鯤龍”(深海開發)、“云龍”(深海數據云計算)和“龍宮”(深海空間站)的支撐保障條件研究論證,全力打造“六龍一宮”深海探測網絡體系,突破海底立體觀測、深潛、深海作業等關鍵技術。
昨天,記者來到位于青島藍谷的青島海檢集團,這里擁有國家級的創新平臺。其中,電磁兼容實驗室是國內唯一以海洋設備為特色服務對象的基礎實驗室,其綜合試驗能力最強、服務產品領域最廣、電力電源配置最高,可為海陸空全系軍工產品、全球各大車廠及民品提供電磁輻射和傳導兼容性檢驗檢測,還能為電動汽車、充電樁、無人機等新能源產品提供全套檢驗檢測服務。據了解,青島海檢集團將結合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建設“國家檢驗檢測產業創新中心”,研制檢驗檢測高端裝備,建設我國自主可控的檢驗檢測體系,并帶動相關產業創新發展,打造千億級產業鏈。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