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報道 3月15日,總臺“3·15”晚會曝光了重慶啄木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無病亂修、小病大修、亂收費,坑騙消費者的情況時有發生。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報,迅速啟動應急機制,組織市區兩級執法力量,出動執法人員80余人,進駐重慶啄木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部及其分子公司,重點對維修工的抽成規則、員工培訓、對外宣傳、業務推廣、零配件產品質量等情況進行調查。
執法人員現場提取了重慶啄木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日常經營活動及業務往來的部分證據資料。同時,聯合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對其子公司——重慶百家家維電器有限公司庫房內的相關產品開展質量監督抽查。在庫房內發現存放有燃氣軟管、LED平板燈、電機三種涉嫌無3C強制認證的產品,執法人員現場對上述產品采取了扣押強制措施。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后續將進一步加強該公司涉及問題的調查取證工作,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總臺記者 趙聰聰)
新聞多看點
3·15晚會丨只打開水龍頭,收費100元?“維修刺客”啄木鳥,維修亂象何時“修”?
央視財經報道 近一年來,“3·15”晚會和《財經調查》欄目接到大量消費者對啄木鳥家庭維修平臺的投訴。無病亂修、小病大修、亂收費,坑騙消費者的情況時有發生。記者在網絡上查詢發現,啄木鳥家庭維修平臺在某投訴網站上的投訴量超過6000條。為了真實了解這家公司的內部情況,記者以應聘的方式,進入了啄木鳥公司。
啄木鳥家庭維修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家電維修平臺,公司宣稱在國內300多個城市都有業務開展,在線接單的維修師傅達10萬名之多。公司面試經理告訴記者,做家電維修門檻其實很低,培訓幾天就可以上崗。
啄木鳥家庭維修人事經理 胡經理:你前期不會都沒有關系,我們有培訓,也會有師傅帶你,技術培訓三天,然后上門的服務流程、溝通話術、平臺規則培訓兩天,正常七天到十天就可以自己單獨接單了。
眼見著新入職的員工,培訓人員開始傳授他們維修秘籍。如果記者進行上門維修服務,要是發現根本不會修,不要慌,隨時可以給公司的老師傅打視頻電話,肯定能解決問題,新員工上門維修就是要鍛煉良好的心理素質。
上門維修人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想盡辦法在服務過程中提高收費。如果客戶嫌貴,就可以表演一出“雙簧戲”給顧客看。
兩天的入職培訓課,完全沒有涉及家電維修的實操,培訓老師重點培訓的就是營銷套路,課程結束之后,公司就給記者安排了一位師傅,讓記者跟著學習。第一單工作是跟著黃師傅去給一位客戶更換洗衣機的電機,這臺電機是黃師傅從網上花91元買的,塑料材質,質量堪憂,由于擔心客戶質疑,黃師傅開始向其他維修師傅請教如何順利完成這單工作的好辦法。
一切準備妥當,記者跟隨黃師傅進入客戶家更換電機,這個塑料電機就是黃師傅在網上購買的,黃師傅還不忘讓記者試一試重量,維修的過程中,客戶很好說話,非常信任黃師傅,并沒有在一旁觀看。這一單,黃師傅向客戶收取了659元,走之前還提醒記者把換下來的金屬電機帶走。從客戶家出來,黃師傅開始向記者傳授起自己的經驗。
啄木鳥家庭維修 黃師傅:這個電機質量好差,像這種不看的客戶,直接把它裝上就行了,質量差不差客戶也不看,我只是質保三個月或半年,半年內不出問題,之后客戶找我都沒用。
黃師傅收了客戶659元維修費,換下來的電機賣廢品賣了60元,而成本只有購買塑料電機的91元,這一單,黃師傅給啄木鳥平臺完成的收入是628元。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記者跟隨黃師傅,幾乎每次上門維修都能見識到新的套路,一位客戶,水龍頭沒打開,導致洗衣機無法進水。
啄木鳥家庭維修 黃師傅:客戶水龍頭沒開,收他100多元,我說這個進水閥有問題,得修一下,然后我把水龍頭都打開就好了。
最常見的是燃氣灶沒電,客戶換了電池仍然沒法打火的情況。
啄木鳥家庭維修 黃師傅:有好多客戶知道燃氣灶沒電了,買個電池,但是電池帽子在上面,客戶不知道摳掉,我們有的時候到客戶家去,給他換點火器,就把電池帽子摳掉,點火器成本大概在20元,收費250多元。
多收客戶的錢,黃師傅也承認自己于心不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維修師傅想盡辦法多收消費者錢呢?黃師傅告訴記者,最核心的問題,還是來自家電維修平臺施加的壓力。維修人員經常會因為報價過低受到公司上級的批評,公司會要求維修人員在服務過程中盡可能提高收費。
批評只是管理手段的一個方面,真正抬高維修收費標準的,是利潤的分配規則。
維修師傅告訴記者,由于維修平臺掌握著客源渠道,占絕對的主導地位,沒有平臺,師傅們幾乎接不到維修單,因此,每一次師傅們接到平臺派發的維修單后,就必須按照平臺的要求,想盡辦法多收費。這筆錢,維修平臺都要分走大部分。因此,在這樣的分配機制下,維修師傅們如果不隱瞞實際情況漫天收費,就根本掙不到錢,甚至還會因為業績差,最終丟掉這份工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