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11月6日,“小葉醫探”從安徽省疾控中心獲悉,近期全省肺炎支原體感染病例持續增加,其中兒童感染率較高。
兒童是主要的易感人群
據了解,肺炎支原體是引發支原體肺炎的病原體,其既不屬于細菌,也不屬于病毒,是目前已知能夠獨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當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肺炎支原體可通過空氣傳播給周圍的健康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全年均可發生,但往往在秋冬季高發,兒童是主要的易感群體。
感染后,大部分(約90%)的兒童癥狀較輕,常表現為類似感冒的輕微癥狀,如頭痛、乏力、發熱及干咳,在經過適當的休息和護理后,癥狀通常會逐漸好轉。然而,若病情得不到及時控制,約10%的患兒可能會發展為支原體肺炎。
感染后需定期檢測患兒體溫
專家建議,兒童發生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家長需定期監測孩子的體溫,如出現高燒持續不退或呼吸急促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
為減少繼發性交叉感染的風險,家長還需提醒孩子佩戴口罩及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并對家中玩具等常用物品的表面進行消毒,減少病原體在家中傳播的機會。
此外,由于感染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家長可用生理鹽水幫助孩子清潔鼻腔,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為促進新陳代謝和疾病康復,應保證孩子充分休息和水分攝入。
日常生活中需加強預防
進入肺炎支原體感染高發期,為有效預防感染,專家建議,家庭成員在日常生活中都應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勤洗手的好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遮掩口鼻。屋內需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暢。
隨著天氣轉冷,為降低感染風險,家長需根據天氣變化及時給孩子合理增減衣物,避免受涼。同時,注意增強孩子免疫力,保證孩子有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以及適量的戶外鍛煉,有效提升孩子免疫系統的抵抗力,遠離病原體侵擾。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