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滬蘇湖高鐵的建設工地上,見證長三角軌道交通網建設的新速度;
在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園里,感受新質生產力為區域協作帶來的新動能;
在無錫拈花灣的文旅融合發展中,尋找長三角旅游全域一體化的新視野;
最后,在安徽黃山新安江畔,一起了解區域環境治理的新方法……
6月5日至6日,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將在浙江溫州舉行,主題是“譜寫長三角一體化新篇章,勇當中國式現代化先行者”。為了展現滬蘇浙皖在中國高質量發展中的“先行者”風范,6月5日上午10點起,大皖新聞將聯合澎湃新聞、荔枝新聞、中國藍新聞等三省一市主流媒體,攜手推出“潮涌長三角?先行者”聯動直播,展現長三角地區在中國式現代化中先行探路、引領示范的有力擔當。
直播將走近滬蘇湖高鐵建設工地、長三角低空經濟虹橋產業園、杭州市上城區行政服務中心、江蘇無錫拈花灣、黃山市歙縣深渡鎮,多點位、全視角實地感受滬蘇浙皖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蓬勃之勢。
第一站,中國藍新聞記者將在滬蘇湖高鐵建設工地開啟此次直播。滬蘇湖高鐵是一條連接上海市、江蘇省蘇州市、浙江省湖州市的高速鐵路,是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中的骨干線路,預計今年年底前,這條全長163.8公里的交通大動脈就將建成通車。建成后,上海、江蘇、浙江市民經濟生活更方便。
第二站,澎湃新聞記者在長三角低空經濟虹橋產業園,體會長三角加強科技協同帶來的“化學反應”。作為華東地區航空樞紐,依托航線及大飛機企業合作優勢,上海一直在低空經濟的賽道上持續發力。與此同時,長三角其他三省也在布局“空中之城”,在這樣一股合力下,讓低空經濟“飛”起來。
如今,長三角區域內人才流動頻繁,各行各業交流密切,這對公共服務的深度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站,中國藍新聞記者前往杭州市上城區行政服務中心,看看這里都提供了哪些便捷的跨省辦服務。
隨后,離開杭州市上城區行政服務中心,江蘇臺記者將在直播的第四站,帶您來到江蘇無錫拈花灣。拈花灣以其獨特的文化解讀力、轉換力、審美力,和對市場的領悟力、產品的運營力,成為文旅市場的現象級標桿,也成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探索性項目。
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交融……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長三角一筆寶貴的財富。最后一站,在大皖新聞記者的帶領下,直播鏡頭將對準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深渡鎮碼頭、大茂社區,了解新安江流域環境治理的新方法及成效。據了解,2012年,皖、浙兩省在新安江流域啟動全國首個跨省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經過三輪試點,新安江生態保護成效顯著,新安江水環境質量、流域空氣質量等主要生態指標穩居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成為皖浙兩省及長三角地區的重要綠色生態屏障。
長三角疾風正勁,“先行者”闊步向前。
朋友們,6月5日上午10點,直播間不見不散。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