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誰都可能一夜爆紅,但誰都不知道會在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爆紅。
就像這兩天刷屏的小學生,只是以“我長大以后想……因為……所以……”的句式造了個句子,就造出了“網絡地震”。
當小鎮做題家們卷得冒煙、卷得長出了三只手——一手考研一手考公一手投簡歷時,這位小學生卻造出了這樣的句子:“我(長大以后)想當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繼承我的爸爸。因為我的爺爺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我的媽媽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副行長,所以我想繼承我們的家產。”
看,這位小學生以為的就業,就是“內定”繼承,而且不是一般的崗位,而是很多人望塵莫及的銀行行長。
這是用“內定”刺激內卷嗎?
大家相信小孩子一般都講實話,于是一“實”激起千層浪:為什么這孩子的爺爺爸爸媽媽都能在這家銀行當領導?符不符合相關規定?是誰把“繼承家產”的思想植入到了孩子的腦中?植入者憑什么有如此的自信?
如果一張白紙被涂得亂七八糟,應該被質疑的是涂鴉之手而不是白紙。網友們很理性,沒有去質疑孩子,只是在質疑他的造句所反映的內容。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反應很快,立即啟動調查并給出了初步反饋:孩子的爺爺是某支行的普通職工,已經退休20多年,他的爸爸是支行行長,媽媽是行里的科級干部。
雖然跟孩子說的不完全一樣,但也證實了爺爺和父母確實都在農發行工作。
資料顯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是國家三大政策性銀行之一,這樣的單位可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
電力、煙草、銀行、能源等國有企業“近親繁殖”問題在社會上被詬病已久。在世俗意義上,這些行業提供了一份好工作,收入高、穩定性強,很多人夢寐以求。
正因為此,“子承父業”雖然在明面上被禁止,這些行業也在通過改革吸收新鮮血液,但“近親繁殖”問題并未能禁絕。
2019年,原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銀行保險機構員工履職回避工作的指導意見》;2023年,山東煙草專賣局發布的高校畢業生招聘公告,都明確提出禁止“近親繁殖”用人。
為什么要禁止?因為當一份好工作可以靠裙帶關系獲得,就會堵住底部階層向上流動的通道,那么普通人的努力還有多大意義?社會還能有多少活力?
還記得嗎?2022年,江西國控集團員工周劼在網上炫富又炫父,被網友送上“雅稱”周公子。
“周公子”朋友圈引發爭議
周公子金句頻出,有大實話型:“我怕你會讀書啊,名校研究生,看不起我們這種靠父母的人,現在都別想那么容易進我單位。”也有修身型:“茍利國家生死以,家族傳承吾輩責。”把靠血緣關系找工作說得如此“清新脫俗”,也算是“坑爹”界的一股泥石流了。
推想周公子能有如此的“吾輩責”意識,家庭長期的熏陶教育一定功不可沒。如果周公子穿越回到童年時代,說要繼承父親的領導職位,肯定不會讓人意外。
同樣推想,小學生的理想是把銀行行長職位當作家產繼承,很大可能是家庭教育的結果。孩子的職業理想受父輩影響,本來是正常事,但如果公私不分,以為銀行是自家開的,恐怕不能當成“童言無忌”。如果不糾正他的三觀,長大以后恐怕又是一個某公子。
農發行紀律檢查委員會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銀行紀委部門已經關注到該事件。如果涉及銀行管理層的紀律問題,肯定會依法處理。
相關事件的事實尚待核實查清,同時網友關注的上述家庭是否違反銀行履職親屬回避等監管要求也應得到回應。
周公子已經熄火,“繼承行長職位家產”事件也正在調查,網友們喜聞樂見。
奉勸類似家庭,與其培養孩子把公共利益當成家族利益來傳承繼承的“自覺”,不如教育孩子人生要“自決”并為之奮斗。
(據安徽時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