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消費者獲得更多現制現售咖啡的客觀、實用信息,福建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福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于2023年8月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對福州市部分商業街區的咖啡銷售場所和外賣平臺現制現售咖啡產品開展比較試驗,并委托福州海關技術中心進行測試。
本次比較試驗,共對福州市20家咖啡銷售單位的59款現制現售咖啡進行采樣(其中線下30款,線上29款),樣品涉及“瑞幸”“星巴克”“幸運咖”“COTTI COFFEE”等20個市面主流品牌,包括了美式咖啡、拿鐵和風味拿鐵等不同品類,基本涵蓋市面在售的現制現售咖啡產品。
部分抽檢樣品
本次比較試驗針對樣品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反式脂肪酸、總糖、咖啡因、丙烯酰胺等8個項目進行測試。
本次59款樣品中,有2款拿鐵標稱為“無糖”,經檢測,含糖量超過標準對“無糖”規定的最高限量值;在咖啡因檢測環節,有4款樣品的咖啡因含量低于200mg/kg,在提神作用上略顯遜色。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59款樣品中均未檢出含有反式脂肪酸(低于0.0013g/100g的檢出限),但均檢測出低含量的2A類致癌物“丙烯酰胺”(目前我國暫未對咖啡中丙烯酰胺有限制性或禁止性規定)。
針對此次比較試驗結果,福建省消委會聯合福州市消委會發布消費提醒,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咖啡時,要注意查看商家菜單或外賣平臺選項上有無含糖分、咖啡因等提示,留意添加牛奶、風味糖漿等原料的咖啡能量及含糖量,并根據個人口味喜好及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咖啡產品。不要長期過量飲用咖啡,注意喝咖啡的時間,避免在晚上睡覺前、早上空腹時以及飲酒后喝咖啡。
同時建議,各現制現售咖啡商家在嚴格把控咖啡豆/粉、牛奶、糖漿等原料質量的同時,要在產品銷售目錄上對香草拿鐵等含糖量較高產品、咖啡因含量及不適宜人群等予以警示或作出明確標示,以供消費者選擇參考。
據海峽都市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