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元起拍賣,35.5萬成交!9月25日12時19分 ,安徽一落馬官員受賄的翡翠手鐲被人以355201元的最高價競得。這場拍賣經(jīng)歷了125次競價, 68次延時,延時兩個多小時才結束,拍賣熱度可謂炙熱。
延時2個多小時后,這只翡翠手鐲最終以355201元成交
一元起拍,36萬成交,兩位競買者互不相讓
9月16日,大皖新聞獨家報道了固鎮(zhèn)縣人民法院對該院依法沒收的11件涉案翡翠玉器進行1元起拍的消息,引起強烈社會反響。其中1只評估價為10萬元的翡翠手鐲,吸引了近4萬人圍觀,2472 人設置競拍提醒,150人報名參拍。
這只翡翠手鐲的競買熱度可謂炙熱。9月24日上午10時正式開拍后,50分鐘后,該翡翠手鐲的拍賣價已達到18萬多元。
9月25日10時是原定的拍賣結束時間,因為競買者繼續(xù)加價,所以該場拍賣一直延時到2小時19分鐘后,競買號為Y4322的競買者以355201元的最高價,競得這只翡翠手鐲。
兩位競買者你爭我搶,互不相讓
業(yè)內(nèi)人士:該手鐲的真實價值可能遠高于評估價
大皖新聞記者發(fā)現(xiàn):在2個多小時的延時競拍,是競買號Y4322和競買號為D6490的兩位競買者互不相讓、你爭我搶。
安徽省某大型珠寶商行負責人分析稱:這兩位競買者應該是懂玉器的行家,可能是提前看到實物,并做足了競買功課,兩位競買者能出這么高價格競買單只“贓物手鐲”,可能說明這只手鐲的真實價值可能遠高于評估價。
他分析說:目前市場上,一副珍稀翡翠手鐲能賣到百十萬元,競買者花重金購買單只的“贓物手鐲”,很可能會再次對外銷售,但也不排除競買者會個人收藏。
大皖新聞發(fā)現(xiàn),固鎮(zhèn)縣人民法院本次上拍的11件涉案翡翠玉器已經(jīng)全部被拍賣成交,有的溢價成交、有的折價成交。溢價最高的就是這只翡翠手鐲,成交價是起拍價的35.5萬倍,比評估價溢價25.5萬元。
11件拍品全部成交,有的折價有的溢價
律師觀點: “溢價”成交, 不影響認定受賄金額
廣東華商(合肥)律師事務所汪家寬律師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裁判涉財產(chǎn)部分執(zhí)行的若干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網(wǎng)絡司法拍賣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等相關法規(guī):“刑事涉案財物網(wǎng)絡拍賣不限制競買人數(shù)量,以拍定為原則,實行一元起拍、價高者得的競價規(guī)則。”因此無論是珠寶、房產(chǎn)、汽車等財物,在涉及刑事案件需要將其財物執(zhí)行法拍的,起拍價都可以定為1元。
汪律師表示:法院認定受賄金額是根據(jù)“贓物”評估價或者行賄人購買價來進行綜合認定?!摆E物”經(jīng)司法拍賣后,大多是折價成交;本次司法拍賣中出現(xiàn)“贓物”大幅溢價的情況,是比較少見的,但拍賣成交價高低是與競買者參與熱度有關,拍賣物“溢價”成交,不影響認定按照接受物品時物品的價格計算受賄金額。
大皖新聞記者 張洪金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