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居民居家健康監測時對于居住環境有什么要求?在自我監測及飲食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12月21日,在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費廣鶴表示,目前居家健康監測成為一種主要隔離形式,但居家健康監測不代表躺平,患有基礎疾病的居家健康監測者應當按時服藥,不可擅自停藥。特殊人群如孕晚期還需要每天關注胎動情況監測。居家健康監測應有合適的居住環境,如配備有家用紫外線燈最佳,每天兩次照射(特別提醒要用毛巾等完全遮蓋眼睛)。
關鍵詞:居家環境要求
家用紫外線燈消毒效果最佳
費廣鶴表示,目前病毒感染主要可概況分為三種類型:上呼吸道新冠病毒無癥狀攜帶型(定植型)、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型(發熱、乏力、咽痛、肌肉酸痛等臨床癥狀)、新冠肺炎型(肺炎表現),前兩者占99%以上,無需特殊治療。對三類人群應該明確區分,并進行分類干預,因時因勢動態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勢在必行。居家健康監測成為一種主要隔離形式,但居家健康監測不代表躺平,居家健康監測應有合適的居住環境。
費廣鶴建議,有條件的建議單獨居住,沒有條件的可選擇空氣通風對流較好的房間居住,并采取無接觸的方式傳遞物品。盡量使用單獨衛生間,如無單獨衛生間,應在每次如廁后進行酒精消毒處理。房間內應配備體溫計、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和消毒產品及帶蓋的垃圾桶。房間不能使用中央空調。居家健康監測期間日常生活、用餐應限制在居住房間內。盡量減少與其他家庭成員近距離接觸,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居住房間內活動可不戴口罩。如居家健康監測者為哺乳期母親,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可繼續母乳喂養嬰兒;患有基礎疾病的居家健康監測者應當按時服藥,不可擅自停藥;保持居家通風對流,每天盡量開門窗通風,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或者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蓋口鼻或用手肘內側遮擋口鼻,如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做好衛生間、浴室等共享區域的通風和消毒,廁所消毒可使用有含氯消毒劑濃度為2000mg/L。如配備有家用紫外線燈最佳,每天二次照射(特別提醒要用毛巾等完全遮蓋眼睛);餐具、臺面、門把手、開關、熱水壺、洗手盆等日常可能接觸使用的物品表面,可使用有效氯濃度為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用過的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可裝入雙層塑料袋,放置到專用垃圾桶,每天清理。
關鍵詞:自我監測及飲食
鼓勵進食一些高蛋白質的食物
“病毒抗原檢測簡單易行,可以初步判斷,也是居家期間較為合適的選擇,但要確定是否感染新冠病毒需要做核酸檢測。”費廣鶴表示,居家健康監測者應當每天早、晚各進行一次體溫測量和自我健康監測(是否有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覺或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注意做好體溫、心率、血壓、呼吸頻率等監測,可以做好記錄在就診時提供給醫護人員。特殊人群如孕晚期還需要每天關注胎動情況監測。均衡飲食,發病后部分患者會出現食欲下降,但還是鼓勵進食,進食一些高蛋白質的食物、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提高抵抗力,多飲水提高代謝,爭取早日康復。避免焦慮,足夠的休息和睡眠對于早日康復非常重要因素。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