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9月21日,經過一天的競價,阿里資產平臺上一處1元起拍的“特價房”最終以11萬元價格成交。該房位于長豐縣水湖鎮,是一處兩室一廳的房改房。(相關新聞:長豐這4套“特價房”均1元起拍 自稱有拆遷可能性)
當天,大皖新聞記者致電長豐縣當地三家中介門店,其中,有兩家門店稱手中有該處其它房源,一名中介稱這個價格偏高于市場價,另一名中介則表示與市場價差不多。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元起拍’其實就是以最低的起拍價來刺激眼球,增加曝光量,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和參與報名,從而使得價格更加接近市場價。”還有律師提醒,商業機構模仿法院“1元起拍”,實質上是一種廣告宣傳。“‘1元起拍’并不等同于1元成交,競拍前應當摒棄‘撿漏’心態,三思而后行。”
平臺顯示成交價為110001元。
拍賣進展:1元起拍房產,11萬元成交
9月21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從阿里資產拍賣看到,1元起拍的長豐縣水湖鎮鐵路東的一套住宅,吸引了8000多人次圍觀,13名競買人報名參與競價,在49輪角逐后,10:23分,買家以110001元價格成交。
記者注意到,除了成交價外,競買人還需要支付1%軟件服務費與2%的傭金,以及過戶稅費等,買家實際支付價格,其實要高于110001元。
當天,大皖新聞記者致電長豐縣當地三家中介門店,其中,有兩家門店稱手中有該處其它房源,一名中介稱這個價格偏高于市場價,另一名中介則表示與市場價差不多。
“這是以前的單位房改房,能過戶,房源面積比較小,四五十平方,大概10來萬塊錢一套吧。”一名中介告訴記者,她認為,47㎡拍出11萬元,與市場價差不多。“我自己手頭上也有幾套房源在售,但是來看的人不多。”
9月21日中午,大皖新聞致電該房源拍賣公司聯系人溫先生,其告訴記者,拍賣結束了,但截至11:50分,競買人尚未支付尾款。“我們最終以買家付款,并過戶完成,才算真正成交。”至于買家信息,其稱不方便透露。
關于成交價與市場價的相較,溫先生稱,自己是外地公司,并不了解該房源在當地的市場價位。
業內人士:“1元起拍”是為刺激眼球,增加曝光量
“一元起拍”房產并非個例,此前外地也有類似房源。9月21日,大皖新聞記者在阿里資產上搜索發現,有一家拍賣公司上架了多套“1元起拍”特價房,房產位于全國各地,但檢索平臺信息,暫無1元成交的案例。
有部分網友質疑“一元起拍”為商家噱頭,是為了吸引流量,促進成交。更有網友猜測,拍賣過程中,會不會出現“托加價”的情況,抬高最終成交價?
“‘1元起拍’其實就是以最低的起拍價來刺激眼球,增加曝光量,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和參與報名,參與的人多了,競價也就變得激烈了,從而會使得價格更加接近市場價。實際操作中很少有‘一元’就成交的!”大皖新聞記者咨詢了幾位拍賣行業業內人士,有人如是說。
“想1元‘撿漏’是不太可能。”溫先生解釋說,但不能說“一元起拍”就是“噱頭”,因為拍賣是公開競價過程,如果加價少,比市場價低成交是有的,競價人多,超出市場價也有的,“這是拍賣的魅力所在。”
溫先生強調,拍賣平臺允許“1元起拍”,因為這是商業行為,并不違法。溫先生也否認拍賣過程會存在人為干預,“平臺有明確規定,商業拍賣不設置保留價,‘串拍’行為也是違反拍賣法的,作為拍賣公司不會這樣操作。”
律師:商業機構模仿法院“1元起拍”,實質是種廣告宣傳
安徽品涵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主任律師戚仁兵對“1元起拍”也有一定了解。他告訴記者,“1元起拍”的規則最早出自浙江高院涉刑財產“1元起拍”。“法院拍賣屬于司法活動,由法院出具的裁定書具有終局效力。而上述這套房產拍賣系一般的民事活動,不具有終局效力,與司法拍賣具有本質的區別。”
戚仁兵認為,商業機構模仿法院“1元起拍”的行為實質上是一種廣告宣傳,商業機構拿著房源,且通常是不好賣的房源,掛到拍賣平臺,以“1元起拍”為噱頭,吸引關注,看能不能用這種方式,把這些不好賣的房源賣掉。
戚仁兵提醒,如確實有意參與此類商業特價房的競拍,也應當注意幾點:首先,1元起拍并不代表門檻低,因為還需要繳納保證金,如果競拍成功后反悔,保證金是無法索回的。
其次,根據我國《拍賣法》規定,拍賣人、委托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故,在競拍特價房前建議聯系賣方,考察清楚房產的真實情況再決定是否競拍,不能僅僅看平臺上公布的基本信息。
此外,競買須知中一般還明確了房產稅費全部由買受人負擔;水、電、煤物業費用等欠費也由買受人承擔等。如果拍下的是高檔住宅,原房主又長期未繳費,也會增加一筆不小的費用。
最后,不論是司法拍賣還是商業拍賣,由以往的成交記錄來看,大部分的成交價格與周邊二手房的價格相差無幾,市場規律決定了價格低于市場價自然會有人加價,想要“撿漏”基本沒有可能,如果是熱門的房產,最后一天參與競拍的人只多不少,超出房產評估價成交亦有可能。
“所以,‘1元起拍’并不等同于1元成交,競拍前應當摒棄‘撿漏’心態,三思而后行。” 戚仁兵最后提醒道。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