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安徽港航資源“小散弱”格局徹底終結、行業“話語權”極大提升、“朋友圈”越來越大……安徽省港航集團成立兩年多來,奮力推動安徽港航事業高質量發展,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我省通江達海水運網絡基本形成,江海聯運全面開啟。蕪湖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正式獲批,成為我省唯一入選的國家物流樞紐。下一步,我省將加快構建鐵礦石、煤炭、糧食等重點貨種江海聯運體系,打造蕪湖—馬鞍山江海聯運樞紐,實現“三核聯動、三線出海、江海直達”,建立重點貨類河+江+海直達的專業化物流體系,開啟我省江海聯運新時代。
安徽省港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慶領接受記者采訪
通江達海水運網絡基本形成 江海聯運全面開啟
在合肥國際港,每天始發的班輪保持在10班以上,外發集裝箱約1500個標箱。今年,港口開通了合肥到上海的定制航線,進一步加快了皖貨出海的進程。而從運輸時效上來說,運輸時間比以前縮短了4~5天,成本上每個標箱節約了1000塊錢。
201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開展全省港航資源整合、組建省港航集團的重大決策部署。省港航集團是安徽省整合港口、航道、航運、臨港產業及相關資源的主要平臺,承擔著安徽省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參與上海組合港和長三角港口群合作分工的主體責任。
為港航運輸構建新體系,省港航集團創新打造“一核兩翼”,即以蕪湖至上海聯盟直達航線為核心,省內水上穿梭巴士“合蕪小支線”(合肥至蕪湖)、“皖江小支線”(安慶—池州—銅陵—蕪湖)為兩翼。集裝箱運輸體系,密集開通集裝箱運輸航線44條、每周開行210班次,其中“點到點”直達航線9條、每周開行35班次。蕪湖至上海“點到點”航線實現上海港所有集裝箱港區“全覆蓋”,“五定班輪”運行模式填補省內空白,蕪湖、蚌埠至上海集裝箱中轉效率提升一倍,合肥、淮河流域企業物流成本分別降低800、1000元/箱,企業降本增效明顯。通江達海水運網絡基本形成,江海聯運全面開啟。蕪湖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正式獲批,成為我省唯一入選的國家物流樞紐。
推動“滬蕪通關一體化” 提高口岸通關效率
今年以來,針對目前集裝箱市場一艙難求、一箱難求、運價上漲的情況,省港航集團發揮全省港航一體化發展優勢,積極爭取外貿空箱資源和艙位向省內傾斜,專為京東方、美菱、惠而浦、晶澳等外貿出口企業定制開通了合肥—上海外貿定制直達航線,用時由過去4天縮短至2.5天(53小時)以內,有效解決了企業物流運輸中的“堵點”“難點”問題;蕪湖—日本快運航線每周二、周四從蕪湖始發,全面覆蓋日本各基本港,用時由過去9天縮短至5天,實現了干支線無縫對接,時效更快、成本更低、服務更優。赫伯羅特(赫伯羅特航運為全球第五大航運公司)定制航線順利首航。“上港集團—安徽港航”蕪湖集裝箱聯合服務中心揭牌運營,整合滬蕪兩港資源,采取信息前置、服務前置方式共同搭建平臺,為貨主、貨代及干支線船公司提供“一站式”集裝箱運輸服務,推動滬蕪兩港“同港化”發展,將蕪湖港打造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關注的是,蕪湖港-上海洋山港“聯動接卸”監管模式正式落地,即上海海關、合肥海關、上海港、蕪湖港攜手,共同推動“滬蕪通關一體化”,蕪湖港正式成洋山港的接卸地,貨物運抵蕪湖港后視同運抵洋山港碼頭,貨物在蕪湖報關放行后運往上海直接轉船離境,兩港視同一港,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進一步提升了口岸通關效率。蕪湖港實現區塊鏈無紙化進口放貨,區塊鏈技術助力蕪湖港成為全國進口電商貨物港航“暢行工程”唯一入選內河試點港口,實現主要進口電商貨物港航單證平均辦理時間由2天縮短至4小時以內,全程無接觸。
打造蕪湖—馬鞍山江海聯運樞紐 實現“江海直達”
“集團將全力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快推進新一輪港航資源整合,擴大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安徽省港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慶領透露,集團將聚焦“五+五鏈”,全力做優做強做大國有資本。
在實施“港口+航運”,做強供應鏈方面,省港航集團將進一步開通、加密集裝箱航線,推進水水過駁、鐵水聯運業務發展,加快構建鐵礦石、煤炭、糧食等重點貨種江海聯運體系,打造蕪湖—馬鞍山江海聯運樞紐,實現“三核聯動、三線出海、江海直達”,“三核聯動”指蕪湖港、合肥港、蚌埠港打造成為長江下游、江淮、淮河流域集裝箱轉運中心,通過江淮運河實現聯動;“三線出海”指長江干線出海通道、淮河干線+蘇北運河+長江干線出海通道、淮河干線+淮河入海新通道;“江海直達”指建立重點貨類河+江+海直達的專業化物流體系,開啟我省江海聯運新時代。
此外,省港航集團還將實施“港口+園區”,延伸產業鏈。在合作共建合肥派河港及鋼材物流園基礎上,深化與有關合作伙伴合作,創新港口+園區投資模式,實現港口、園區互動互促發展,大力發展臨港經濟。繼續加快內引外聯、內外聯動,通過控股、參股、并購、產業基金等資本運作方式,推進產業鏈延伸,積極培育新的業務增長極。
同時,實施“港口+金融”,構建資本鏈。開展商業保理等融資服務。依托上海期貨交易所,力爭把我省港口作為大宗商品期貨交割點。培育所屬企業走向資本市場,指導水安集團、港口物流公司在上市輔導期內規范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加快資產證券化步伐。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優化企業股權結構。探索多元化投資,完善投資布局,服務現有產業,孵化新興產業,促進轉型發展;實施“港口+貿易”,提升價值鏈。充分發揮港口經營過程中,掌握貨物流量、流向等數據資源的優勢,在成品油、瀝青等大宗貨物江海聯運貿易業務基礎上,擴大貿易種類、規模,實現以港帶貿、以貿促港;實施“港口+互聯網”,探索創新鏈。依托蕪湖路歌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平臺,深挖自身江海聯運、集裝箱等航運數據資源優勢,創新打造依托長三角、覆蓋全國的公鐵水互聯網多式聯運平臺,實現科技興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攝影報道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