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前三季度,面對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安徽省主要宏觀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整體經濟繼續呈現穩定恢復態勢。
經濟增長快于全國,主要指標位次前移
今年以來,我省積極應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和國內疫情等階段性沖擊影響,緊緊圍繞推動“十四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目標,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三地一區”,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全省經濟實現恢復性增長,主要指標增長好于預期、快于全國,繼續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
經濟增長快于全國,主要指標位次前移。前三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長10.2%,居全國第6位、比上半年前移1位;兩年平均增長6.3%、比全國快1.1個百分點。
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31874.8億元,同比增長10.2%,兩年平均增長6.3%。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32.4億元,同比增長9.7%,兩年平均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13415.8億元,同比增長10.8%,兩年平均增長6.8%;第三產業增加值16526.6億元,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8%。
固定資產投資穩步恢復 商品房銷售額增長超兩成
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4%,兩年平均增長6.3%,比上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41.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3.3%,第三產業投資增長8.5%。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民間投資增長10.2%。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1%,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7.7%和21.8%。社會領域投資增長25.9%,其中衛生投資增長87.4%,教育投資增長19.5%。
前三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5864.9億元,同比增長7.5%,兩年平均增長5.4%。商品房銷售面積8100.1萬平方米,增長22.5%,兩年平均增長10%;商品房銷售額6408.6億元,增長24.5%,兩年平均增長13.6%。
就業形勢穩定向好 農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續快于城鎮
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62.85萬人,同比增長13.2%,比上半年加快7.2個百分點。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61元,同比增長11.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03元,增長10.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8元,增長11.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3%。
由此可見,居民就業收入持續增加,民生保障扎實有力。記者了解到,前三季度安徽城鎮新增就業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9.7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10.9%,快于經濟增長,農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續快于城鎮,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為2.33,比全國低0.29。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6%,與上半年持平,低于3%左右的預期目標。民生相關財政支出保持穩定增長。
經濟結構趨于優化,質量效益實現提升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兩年平均增長8.5%。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14.2%,股份制企業增長13.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3.8%。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3.5%,制造業增長1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5.6%。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5.1%,比全部工業高21.8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8.9%,比全部工業高9個百分點。分產品看,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4倍,太陽能電池增長44%,工業機器人增長40.2%,集成電路增長50.2%。
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2.6%提高到45.2%,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比由39.9%提高到42.1%。服務業貢獻穩定,今年以來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定在5成以上。
綜合來看,全省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持續顯現,積極的因素在累積增多。但當前整體經濟復蘇仍存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全省經濟恢復的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下階段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充分運用市場的邏輯、調動資本的力量、發揮平臺的作用,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持續推進“三地一區”建設,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促進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