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今年以來,為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從教育部到各地教育部門都相繼發布了相關政策,尤其是“雙減”政策,給校外培訓機構戴上了“緊箍咒”。9月1日,合肥市中小學迎來開學第一天,校外培訓機構也即將迎來秋季班開課,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當天走訪了兩家學科類培訓機構,發現和以前相比,培訓機構均表示受到了一些影響,最大的變化就是上課時間改為每周一至周五放學后。不過記者也了解到,家長的報班熱情并沒有突然“降溫”,基本上都會選擇續班,也有家長表示,會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國家政策,隨時進行培訓班的調整。
秋季班未到開課時間 報名略受影響
9月1日,記者走訪了兩家校外培訓機構,由于剛開學,大多數培訓機構仍未開課,只有工作人員在做一些開學前的準備。
下午2:30左右,記者來到位于合肥市休寧路上的一家培訓機構,機構內的工作人員正在對教室進行整理、消毒。在公示欄中,記者看到該機構的課程涵蓋一年級到高二年級,并明確提示春秋季分兩次收費,收費跨度不超過三個月。春秋季的上課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的16:15—20:30。“一、二年級的線下課主要是數學和英語,三年級開始有線下語文課。”該機構的工作人員表示,機構的老師都是進行統一備課,家長選擇班級主要還是看時間段是否合適。
據了解,對于多數培訓機構來說,報名續班基本上都通過機構自己的APP進行,以秋季班為例,基本上在暑假期間就提前報名,到了9月份可供報名的名額已經所剩無幾。那么,這家培訓機構的報名情況如何呢?記者登錄該機構的APP進行查詢,以三年級為例,秋季班包括數學、英語、語文三門課程,語文、英語都是面授班,數學則包括面授班和在線小班。記者選擇了一個教學點,看到有的班級已經報滿,有的顯示還有名額。“在今年各類政策的影響下,如果說一點沒有影響是不可能的。”該工作人員表示,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只能在周一到周五的放學后,并且在晚上8:30之前,有的家長覺得時間不太合適,不報名或者不續報很正常,還有一些家長會轉而報名其他培訓機構,和以往相比,報名人數確實略受影響。
報名接近尾聲 大多數班級都滿班
隨后,記者又前往合肥市翡翠路附近的一家培訓機構,此時的機構內只有工作人員進行接待,偶爾有家長前來詢問報班事宜。“小學階段的話,我們一般在開學后的第二周才開課。”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秋季班報名已經接近尾聲,大多數班級都是滿班的狀態,還有部分老師的個別班級可以報名。在收費方面,該培訓班是按照春、秋、寒、暑進行收費,同樣是一次性收取不超過3個月的費用。
“不論是我們,還是其他培訓機構,今年從整體上來說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響。”該工作人員表示,根據他們在行業內的了解,一些培訓機構的線下班數量已經有所減少,有的則改為線上教學。此外,由于周末和節假日不能進行學科類培訓,只能集中在周一至周五的放學后,確實帶來了一些限制。“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家長報名的熱情也沒有突然間‘降溫’,基本上都會續班。”該工作人員介紹說,許多家長還是希望孩子在校內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有所提高,以及多接觸一些解題思路。“比如數學培訓,基礎班主要是幫助孩子們鞏固課本所學,對于學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進入更高的班級,進行數學思維的提升。”
家長心聲:希望校內學習與校外培訓能夠達到平衡
女兒一年級時,楊女士給她在培訓機構報了英語課程,二年級進行續報的同時,又增加了一門數學。
“不光是我自己,身邊的許多家長都和以前一樣繼續給孩子報班,可能最大的不同就是上課時間改為周一到周五的晚上了,以前我們都是周末去上課。”楊女士認為,學科類培訓班是根據家長和孩子的需要來選擇的,每周上一、兩次課的負擔并不重,目前來看還可以接受。“現在二胎、三胎都放開了,以后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多學一些總不會錯。”楊女士告訴記者,“雙減”等政策出來之后,規范了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管理,也減輕了家長和孩子的負擔,讓學生的學習更多的回歸校園,“希望以后能達到校內學習和校外培訓的平衡,讓孩子們既有休息、娛樂的時間,也能更好地提升學習。”
“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只給他報了體育類和藝術類的課程,沒有涉及到學科類的。”羅先生告訴記者,兒子今年上三年級了,報了語文和數學培訓班,“二年級的時候,我開始讓孩子自己練習看圖寫話,但家長畢竟沒有教學經驗,效果并不好。”羅先生表示,在時間合理的前提下,他給兒子報了培訓班,秋季課程結束之后,他再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決定是否續報。不過,由于培訓班的上課時間都改為晚上,如果孩子升入高年級,羅先生也比較擔心晚上的時間不太夠用。“國家對于義務教育減負的力度還是比較大的,畢竟‘雙減’剛開始試點,做家長的還在觀望,以后根據政策的變化,我們肯定也會做一些調整。”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