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60多年的老房子,被鑒定為D級危房,但里面卻還住著人。在廣德市城區,原廣德縣化工塑料廠的老房子里的住戶,近年來總為房子擔憂。
房梁腐爛、墻體開裂、屋頂坍塌……因為是危房,每到汛期下大雨,當地相關部門就會組織住戶搬出去住幾天。這一排挨在一起的房子里,大部分是公房,屬于國有資產,但里面的住戶卻有些已經住了幾十年。
廣德市房地產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已向政府報告反映情況,并摸底了解住戶的情況和他們對拆遷的想法,下一步如何處理需要先評估,目前還在評估階段。
住戶:住在危房里心里很擔憂
“你看這個墻紙,去年過年前貼的,現在一掀開就能看到后面墻都粉了,房頂也漏水,房子是危房了。”78歲的老龔對記者說。
老龔住在廣德市紅旗社區,他所說的危房是原廣德縣化工塑料廠(以下簡稱“原化工廠”)的房子,上世紀五十年代建成,因為老龔的妻子曾是原化工廠的職工,他們一家已經在那里住了三十多年。
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如今成為住戶心里懸著的石頭。
讓老龔夫妻倆頭疼的是,由于房子年代太久,雖然他們經常維修,但一到下大雨或者下雪的天氣,就不敢在里面住。“房子地勢低、屋頂破,一下雨就地上淹水頂上漏雨,房管局和社區干部就把我們接出去住幾天。”老龔說。
5月13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老龔家的房子位于廣德市城區糧長河邊,一排破舊的老房子看上去頗有年月,老龔家只是其中的一戶。
據介紹,這一排房子共有11戶人家,有幾戶目前沒有人常住。記者發現,這些房子存在明顯的墻體破損、開裂情況,甚至有房屋屋頂出現了部分坍塌。
“房梁腐爛了,經常有螞蟻到處爬,下雪天都能聽到雪壓房梁的聲音。”一位老住戶對記者說。
一位居民提供的房屋鑒定文件顯示,這里的房子是D級危房,是危險等級最高的危房,建議整體拆除處理。
現狀:怎么處理如何補償成難題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從廣德市房地產管理中心了解到,原化工廠的房子目前共有11戶,其中兩戶的房子戶主有產權證,另外9戶房子是該中心代管的公房,屬于國有資產。
熊先生家的房子就是有產權證的兩戶之一。他告訴記者,他家房子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因另一處的房子拆遷而產權置換的。
老房子有的地方屋頂出現坍塌。
老龔告訴記者,雖然他們老夫妻倆在房子里住了30多年,但因為這是當年化工廠的房子,現在房子產權并不屬于他們。“雖然產權不歸我們,但我們這些年修房子花的錢也能買一套房子了。”
房子是公房,但房子里的住戶住了幾十年。怎么處理?如何補償?成為這一處已被鑒定成危房的房子如何處理必須面對的難題。
“我雖然有產權,但房子都挨在一起,他們公房不處理,我們家也不好處理。”熊先生說。
部門:目前還在評估階段
“我們也希望這些存在安全隱患的危房能早點處理。要是出了事,我們也是要擔責任的。”廣德市房地產管理中心一位副主任5月13日告訴記者。那些房子確實已被鑒定為D級危房,9戶沒有產權的承租戶不需要繳納房租,自修自住。因為房子存在安全隱患,每到汛期相關部門就會上門將這些住戶搬出來。
由于墻體老化,墻紙貼了沒多久也壞了。
“這房子要是拆,我們也是被拆遷的對象。”該副主任表示,關于原化工廠房子的問題,他們也曾向政府打報告反映,但目前還沒有結果。
據介紹,廣德市相關部門曾組織承租戶召開座談會,了解他們對拆遷的想法,也對承租戶的情況進行了摸底。下一步這些老房子如何處理,需要先進行評估,由于房子所在的街道管理部門正在進行調整,目前還在評估階段。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