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不少患者手術后都要掛上引流袋,可更換引流袋卻不容易,一不小心易導致感染。安醫大四附院泌尿外科護士王英發明一種"帶旋轉接頭的引流袋",可大大降低患者感染幾率。在4月10-11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六屆全國臨床創新與發明大賽"(春季賽)暨長三角創新醫療大會上,王英獲得"護理創新之星",該發明已找到"婆家",不久將應用于臨床,造福廣大患者。
王英是安醫大四附院泌尿外科一名護士,科里的病人常常要在術后掛引流袋,幫助導出體內的積液。細心的王英在工作中發現,每次給患者更換引流袋都需要很長時間。引流袋上端接頭緊密地連接在乳膠管內,更換時要用力去拔上端接頭,這樣容易導致乳膠管內液體外濺,甚至使患者體內的乳膠管外脫,從而增加患者感染幾率,影響恢復時間,也增加了護理工作的難度。
愛琢磨事的王英設想,是不是可以改良一下引流袋?即通過旋轉接頭組件實現導管與連接頭旋轉連接,并聽取患者的意見,收集醫生的建議。
2020年1月,她發明了一種新型帶旋轉頭的引流袋,并成功申請了專利。該引流袋不僅能節約更換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減少患者感染幾率。
"發明的靈感來源于患者,理所當然也要服務于患者。"王英表示,護士平時和病人接觸最多,什么東西是患者最需要的,護士最清楚,她希望能真正將專利技術轉化成產品,更好地服務更多的患者。
在王英的帶動下,安醫大四附院護理團隊中掀起了一股發明熱,不少護理人員嘗試通過發明創造的方式應對工作中產生的棘手問題。
近年來,安醫大四附院鼓勵護理人員自主創新,并借助外力搭建平臺提升科研能力,幫助的一個個創意點子,進行成果轉化。一個個白衣天使也當起了"發明家",用自己的智慧為病人解決最實際的問題。
吳曉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