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1年,淮河路步行街將西延,并利用原市政府辦公樓打造城市記憶博物館;新改建固鎮路中學、蒙城路小學、淮北路幼兒園等7所校園,新增班級144個、學位5760個……1月6日,2021年,廬陽區將緊抓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合肥國際陸港建設和淮河路步行街入選全國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帶來的重大歷史機遇,在國家戰略疊加中找準自身定位,加快建設“一核一地一中心”,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奮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區,在安徽強化“兩個堅持”實現“兩個更大”、合肥打造“五高地一示范”進程中交出廬陽高分答卷。
淮河路步行街今年西延
淮河路步行街是合肥的城市地標之一,不過,其業態低端、街區環境不佳等問題也逐漸顯現。今年,廬陽區將確保全面如期完成淮河路步行街主街及周邊后街群落的改造,復活一批老字號,培育一批特色店,引進一批品牌店,實現街區形態更新、業態提升。
同時,實施步行街西延,激活老市府廣場,利用原市政府辦公樓打造城市記憶博物館,聯動逍遙津公園改造提升,啟動明教寺北廣場、百盛地下停車場改造,實現街區空間拓展、交通優化。建成銀泰中心二期并投入使用,加快國際一線品牌集聚,占據全省品牌消費最前沿。
大力發展夜色經濟,積極培育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等新模式,推動嗶哩嗶哩全球首家線下體驗店開業引流,穩固城隍廟、逍遙津、三孝口作為合肥城市傳統文化IP的引領地位。
臨泉路將打造成為合肥中環
在項目提效方面,全力保障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合安高鐵、軌道交通等國家省市重點工程順利推進,開工建設G206連接線一期、固鎮路貫通、肥西路上跨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壽春路等精品道路建設,努力將臨泉路打造成為最繁華的合肥中環。
此外,啟動徽商宿舍等地塊征遷改造,推動中澳學院西側地塊、電子十六所、產業園盤活區域等地塊掛牌上市,全年經營性用地出讓面積600畝以上。
一環內架空線全部“入地”
城市治理水平是合肥與滬寧杭相比最大的短板之一,今年,廬陽區將以繡花功夫做靚主城顏值、提升城市品位,長三角先發城區等高對接。
全面實施一環內架空線入地和合桿整治,不斷完善居民小區和主次干道垃圾分類收運處理體系,從解決窨井破損、楊樹飛絮、共享單車定點停放等小事入手,將精細化管理不斷向縱深推進、向北部拓展,并盡早通過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以一流治理成就一流城區。
同時,確保實現PM2.5、PM10及優良天數“兩降一升”。高標準實施董鋪國家濕地公園、廬州公園二期等建設改造,利用零星地塊布局街頭游園、垂直綠化、復合型綠地等增綠工程,全年新增綠化面積60萬平米以上。
完成26個老舊小區改造
為最大程度改善民生,廬陽區2021年實施精準就業服務,全年新增就業崗位3萬個以上。
此外,新建栢景灣、五河路等6家社區養老服務站,規劃建設為民養老公寓等一批養老服務機構,新增床位1000張以上。完成宿州路小區、省林業廳小區等26個老舊小區改造,實施老樓加裝電梯50部以上,確保老舊小區整治比例和電梯加裝數量位居合肥市第一。
新增班級144個、學位5760個
今年,廬陽區計劃新、改建固鎮路中學、蒙城路小學、淮北路幼兒園等7所校園,新增班級144個、學位5760個。全面完成無證園整治,確保幼兒園公辦率、普惠率在合肥市繼續保持領先。
實施名校倍增計劃、名校文化傳承行動,進一步拓寬人才綠色通道,全年引進優秀人才40名以上,交流骨干教師不少于600人,促進名校數量與質量雙提升。推動合肥六中新校區建成安徽標桿,廬陽高中打造全省藝體特色強校,實現高中教育品牌化發展。
基層首診率達50%以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態化監管,廬陽區今年將持續強化公共場所防控和冷鏈食品管理,突出抓好境外返回等重點人員疫情監測,推廣疫苗接種,科學應對疫情。
統籌推進該區疾控中心、四里河中心、逍遙津中心擴容升級和亳州路中心原地復建,新建林店街道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力爭千人床位數、千人醫生數分別達到14.5和9以上。
強化與省市醫聯體醫院合作,重點打造心血管、慢病管理、老年病等特色門診,積極探索號源專有、專家共享、遠程診療等緊密型合作模式,力爭社區醫院建成率達70%以上,基層首診率達50%以上。
曹芹 何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一鳴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