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30日,記者從中共合肥市廬陽區第四屆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獲悉,該區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將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合肥國際陸港建設、創建國家級步行街帶來的歷史機遇,加快建設“一核一地一中心”,奮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區。
據介紹,2019年,廬陽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大關,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千億GDP”目標。今年,該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合肥率先逾2萬美元,并首次入選賽迪顧問“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百強區”,躋身2020 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
“十四五”期間,廬陽區將繼續堅持創新的核心地位,綜合利用“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地方政府”等資源優勢,打造能源領域高等級研究平臺,促進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轉化、就地應用。還將深度融入安徽自貿試驗區等高水平開放平臺,全面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創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金融科技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強化與上海松江區等合作共建,推動更多合作項目開花結果。
今年11月,歷時半年打造的全新撮造山巷正式開街,隨后強勢“出圈”,以其濃厚的國潮范兒和皖風遺韻吸引著市民游客前往。作為合肥市主城區,廬陽區將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推進壽春路、臨泉路等品質化改造,完成淮河路“全國示范步行街”創建和拱辰街“煙火氣留存”改造,推動逍遙津公園回歸本色、煥發生機,塑造國內一流城區風貌。明年,該區將建成淮北路等市政道路,打通固鎮路等斷頭路,建設杏花公園地下停車場等,實施宿州路小區等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城區人居環境。
此外,廬陽區還將深挖老城文化內涵,傳承歷史文脈,依托淮河路步行街等老城資源,推廣宣傳富有廬陽特色的文創產品和城市IP,推動商旅文業態融合發展。同時,豐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開放運營廬陽市民中心、城市閱讀空間,推動文化服務類載體升級,打造“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
王凱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碧琦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