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月29日上午,由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承建的世界首座高低矮塔公鐵兩用斜拉橋——蕪湖長江三橋公路橋正式通車。
據介紹,蕪湖長江三橋位于蕪湖長江大橋上游3.5公里的蕪湖市鏡湖區弋磯山北側,是商合杭鐵路及蕪湖城市跨江交通骨干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高速鐵路、市域軌道交通、城市主干道路于一體的公鐵合建橋梁。該橋下層為兩線高速鐵路和兩線按城際鐵路標準建設的市域軌道線,上層為雙向八車道城市快速路,外側三條車道時速60公里,最內側車道時速為80公里。此前,蕪湖長江三橋鐵路橋已于今年6月28日通車。
大橋為主跨588米的高低矮塔雙索面非對稱五跨連續箱桁組合梁斜拉橋,主塔高分別為155米和130.5米。“相比于其他大跨度斜拉橋,蕪湖長江公鐵大橋獨具特色,采用兄弟矮塔、上窄下寬的‘梨型腰身’結構,堪稱橋梁屆的‘矮子’。”據大橋設計單位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項目負責人介紹,由于蕪湖長江三橋附近有一座機場,考慮到航空限高和通航需要,大橋采用了大跨度高低矮塔的非對稱公鐵兩用斜拉橋設計,主塔橋面以上塔高僅為正常塔高的一半,是世界首座高低矮塔公鐵兩用斜拉橋。
施工方中鐵大橋局蕪湖長江三橋項目經理劉幸福介紹,為保證雙塔受力均衡,大橋主塔兩側邊跨跨度和斜拉索數量均不相同,而且較高塔斜拉橋而言,低塔斜拉橋的拉索和主梁所需承受的力將會更大。針對這一系列難題,大橋在施工中采用了一系列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取得了“1項世界第一、2項國內領先、12項創新技術、20余項專利”等科技創新成果。
蕪湖長江三橋公路橋通車運行后,完善了蕪湖城市道路跨江交通網,提高了蕪湖市民過江通行效率,蕪湖市市民可以從赤鑄山路上高架,穿城而過跨越長江,經收費站后駛入蕪合高速。其建成提升了蕪湖區域中心城市的綜合功能,加強了長江兩岸地區間的社會、經濟、文化聯系,開啟了蕪湖江北新區發展新篇章,對實現安徽省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王幫琴 陳甜 鄭松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