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大鐵鍋咕嚕咕嚕冒著熱氣,王同義兩手端起案板,把抻好的面條抖進去,長筷伸到鍋里一挑,將筋道彈韌的面條夾入碗里,撒上一點蔥花,放上幾片鹵牛肉,誘人的香氣就立刻在店門口的棚子里散發開來。
臨近傍晚,呼哧呼哧的甩面聲、調制鹵菜的攪拌聲、刷洗碗盤的流水聲不絕于耳,廚房里、大棚外,每個人都在緊鑼密鼓地為接下來的營業做準備。
傍晚五點,吃面的人陸陸續續地來到店里,一直到晚上十點,王同義都沒有休息過。在霍邱縣長集鎮這樣一個人口不多的小鎮,王同義拉面館的客流量卻尤其的高,究竟是為何呢?一碗面吃出了其中緣由。
一碗面吃出了味道好
一碗熱氣騰騰的面端上桌來,香味撲鼻,湯清色亮,拉面柔韌爽滑,湯底鮮而不咸,可以嘗出老板的好手藝。
除了手藝好之外,食材的選擇也十分重要。從老板口中得知,他選用的面粉都是高筋面粉,這樣做出來的面條才有韌勁;牛肉的選擇亦然,選用最新鮮的牛肉;湯底也是其秘訣之一,用爐子小火慢燉,鮮美濃厚的味道就撲鼻而來。筆者問老板湯底是怎么熬的,老板笑道:“怎么熬的就能告訴你們了嗎,這個不能跟你們講哎。”
除此之外,開店的26年來,王同義也一直堅持純手工和面抻面,面條的粗細、硬度都由自己把握,從不假手于人,并且會考慮到每一位顧客的需求,有的顧客喜歡吃細面,有的顧客喜歡吃粗面,老板就會根據顧客的喜好來做面,因此也收獲了許多老顧客。
一碗面吃出了人情味
王同義拉面館的營業時間是早上六點到十點、下午四點到十點,而在正是飯點、最繁忙、生意最好的中午王同義卻選擇不營業。問其原因,老板說:“我年紀大了,太累身體也受不了,而且我要干了,隔壁面館客人就少,他們是租房子來這邊做生意的年輕人,客人都到我這邊排隊吃,他們那邊生意就不好了?!?/p>
原來面館中午不營業還有著這樣的緣故。兩家面館的交情也很好,有時顧客拎著王同義拉面館的鹵菜去隔壁吃,也有時隔壁面館的顧客端著餛飩跑到王同義拉面館來吃,小小一頓飯還吃出了兩家店的人情味。
圖為面館老板為實踐隊員講面的做法 張思穎/攝
去店里吃面,一進門就能看到墻上有一排大柜子,柜子上擺著許多喝了一半的酒,都是顧客在這吃飯留下來的。一次喝不完就存在店里放柜子上,下次來吃飯的時候接著喝,這也是面館有許多回頭客的原因。
一碗面吃出了歲月長
“這么多年一直沒有變過,一如既往的,都是這個味道。有的客人從小就在這吃,習慣了這個味道,別的味道他吃不慣?!苯洜I期間也有顧客向老板提出建議,讓他改變風味,迎合現在年輕人的口味,但老板始終堅持老味道。
許多外出打工的人過年回家都要來他這兒吃一碗面,因為這是兒時的味道,他們吃的不只是面,更多的是情懷,而老板正是守護了他們的這一份情懷。
圖為面館老板煮面 鄒永亭/攝
不僅是鄉鎮里的人,還有風塵仆仆的過路人。許多來往車輛都經過王同義拉面館所處的那條街,奔忙了一天,就希望晚上可以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面。用老板的口吻說,有些人他就好這一口,就喜歡這個味道,也正是這個味道,在許許多多的夜晚,給了他們心靈的慰藉。
此時此刻,晚上九點,小鎮上的人們已經在享受夜晚的靜謐,而拉面館發出的香氣還在小鎮蔓延 ……
劉依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