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化了!最近高溫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之一。8月8日,據氣象部門消息,預計8—15日安徽全省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最高氣溫37~39℃,部分市縣將超過40℃;本周,合肥市最高氣溫38~40℃。平均氣溫較常年異常偏高4℃左右。日最高溫逼近40℃,平均氣溫異常偏高,特別是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人員防暑降溫和健康保障應引起“異常”重視。
建筑、環衛、物流、電力、交通等行業露天作業人員,和存在生產性熱源高溫作業場所的從業人員,受到高溫影響和“烤驗”最大,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和權益保護備受關注。此前,我省多個部門就相關領域應對高溫天氣開展積極行動:省公安部門“全系統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改善工作和休息條件,將藿香正氣膠囊等防暑物資送到一線民警輔警手中,采取“晨訓晚練”等形式科學組織體技能訓練;合肥市城鄉建設局通知要求各在建項目合理安排工作量,采取“干兩頭、歇中間”的方法,嚴控室外作業時間;職工宿舍確保寬敞、通風,配備淋浴間;施工現場提供足夠清涼飲料,配備急救器材和藥品等;蜀山區衛生監督所對轄區建筑施工、裝卸工、環衛工、快遞員等用人單位開展防暑降溫專項監督檢查。
適當增加休息時間,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是確保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身體健康的原則性措施。針對不同氣溫下作業時間調整,《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有具體明確的規定:日最高氣溫≥40℃,停止室外露天作業;37℃≤日最高氣溫<40℃,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全天累計不得超6小時,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35℃≤日最高氣溫<37℃,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防暑降溫直接關系到職工身體健康和企業生產安全。今年6月,全國總工會通知要求以送清涼物資、送政策宣傳、送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開展“送清涼”等活動。積極拓展“司機之家”、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為戶外作業職工提供防暑降溫便利。
高溫環境下,有兩類人群特別要引起重點關注和保護。一類是容易被忽視的弱勢人群。近日,合肥市民政部門會同多部門對街面流浪人員開展專項救助,為他們提供防暑用品、生活物資等,確保安全度過酷暑。另一類是疫防常態化階段,醫護,社區、道口防疫志愿者等要全身穿戴防護用品的疫防一線人員,如何為他們做好防暑降溫令人掛心。高溫天穿著短袖在室外待個十分鐘尚覺酷暑難耐,更別說穿戴全封閉式防護服待在烈日下幾個小時,媒體報道有志愿者在高速道口堅守防疫100多天,曬脫皮4次。正是因為對疫防艱苦有著直觀感受,所以他們的健康安全,尤其牽動著大家的心。
合肥市防疫指揮部第87次工作視頻會商會特別提到,“為了合肥千萬市民歲月靜好,一線防疫人員冒著高溫酷暑和疫情風險負重前行,極其辛苦、令人感動,作出不可替代、不能忘記的突出貢獻,要倍加關心關愛”。關心關愛落實到具體舉措上,一是合理安排時間和工作量,避開高溫時段,實行輪班作業,確保防疫人員能得到充分休息。二是盡可能提供避暑設施,比如有小區集中采樣點調來集裝箱式活動房安裝空調,或增設遮陽棚,擺放清涼油、十滴水等防暑藥品,以及礦泉水、綠豆湯等清涼飲料,供現場人員取用。三是做好應急預案,一旦有人出現中暑癥狀,現場做好應急救治,確保生命安全。
8月9日,合肥市啟動新一輪核酸檢測,希望市民朋友們多配合,在規定時間內到場采樣,保持適當間隔,戴好口罩有序排隊,規范取樣。大家配合度高,采樣進展順利,防疫人員就能早一點脫掉防護服,就能最大程度確保他們的安全。另外,老人、嬰幼兒、孕婦、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人群避開高溫時段,錯峰采樣。帶好遮陽傘、飲用水、扇子等,在排隊采樣時盡量避免陽光直曬,多喝水,防止中暑。
江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