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4的小婉(化名)在過去兩周內反復遭受間斷性腹痛的折磨,檢查結果顯示其盆腔內存在一個直徑約13厘米的大包塊;10歲女孩小嬌(化名)因突發下腹痛,就醫檢查發現盆腔內存在卵巢包塊。2月8日,“小葉醫探”從安徽省兒童醫院(復旦兒科安徽醫院 安徽省婦幼保健院)了解到,該院近日接連接診了兩名盆腔內存在包塊的患兒。
該院婦產科團隊在完善相關檢查后,通過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及時為兩名患兒取出了盆腔內的“定時炸彈”,患者術后腹部幾乎無可見傷口,恢復良好。
安徽省兒童醫院婦產科團隊為小婉進行單孔腹腔鏡手術。
情況危急,盆腔包塊隨時可能扭轉或破裂
14歲的小婉(化名)在過去兩周內反復出現間斷性腹痛,起初家人并未重視,但隨著疼痛加劇,父母帶她前往當地醫院就診。檢查結果顯示,小婉盆腔內有一個直徑約13厘米的大包塊,醫生形容其為“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破裂或扭轉,引發急性腹膜炎、盆腔感染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由于病情復雜,小婉被轉至安徽省兒童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無獨有偶,2月3日下午,10歲的小嬌(化名)也因突發下腹痛被送往醫院。檢查發現,其盆腔內有一個9厘米的卵巢包塊,且B超提示卵巢囊腫扭轉。這種情況極其危險,若不及時處理,卵巢可能因缺血壞死,嚴重影響小嬌未來的生育能力。醫院迅速開通綠色通道,為小嬌實施急診手術。
微創腹腔鏡手術“無痕”取出包塊
安徽省兒童醫院婦產科團隊通過單孔腹腔鏡手術,為兩名患兒成功摘除了盆腔包塊,患兒目前都恢復良好。
據了解,在小婉手術過程中,醫生發現其囊腫內含有毛發、牙齒、皮膚等組織,確診為巨大畸胎瘤。由于瘤體中的骨骼堅韌且體積大,手術難度極高。婦產科主任蔣勵帥帶領團隊巧妙使用線鋸分割骨質,最終成功將畸胎瘤完整剝除。得益于單孔腹腔鏡技術,小婉腹部幾乎無可見傷口,術后恢復良好。
該院婦產科蔣勵帥團隊在為小嬌進行手術時,發現患兒卵巢囊腫扭轉情況十分嚴重。幸運的是,由于手術及時,卵巢組織尚未完全壞死。醫生們爭分奪秒,迅速為小嬌實施了卵巢囊腫剝除術,成功復位扭轉的卵巢,并完整剝除了囊腫,手術順利,小嬌的卵巢得以保留,生育力也得到了有效保存。
“單孔腹腔鏡手術作為一種先進的微創手術方式,與傳統手術相比,具有諸多不可比擬的優點。”蔣勵帥介紹,單孔腹腔鏡通過臍部等自然孔道進入人體,術后腹部幾乎看不到疤痕,不僅大大減輕了患者的身體痛苦,還降低了心理負擔。這種創傷小、恢復快、美觀的手術方式,為兒童及青少年患者帶來了更好的治療體驗和康復效果。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張夢真 通訊員 李潔潔 陳思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