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8月14日,長安第四代CS75 PLUS首車在合肥長安智慧工廠順利下線。這款“王炸”產品,是長安汽車十年磨一劍的巔峰之作。59年來,合肥長安汽車有限公司在廣袤的江淮大地上,書寫著關于汽車制造的歷史佳話,如今已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長安第四代CS75 PLUS 首臺車下線儀式在合肥長安舉行
自1965年安徽省淮海機械廠(合肥長安前身)奠基起,到2014年加入長安汽車,合肥長安不僅見證了安徽乃至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更在新時代的浪潮中銳意進取,成為推動安徽汽車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堅實力量。
歷史回眸:從無到有,鑄就傳奇
回溯上世紀60年代,為響應“好人好馬上三線,備戰備荒為人民”的號召,全國開始三線建設,安徽的大別山深處也不例外,1965年,安徽省淮海機械廠在一片荒蕪中拔地而起。改革開放之后,國際國內形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時淮海機械廠開始轉型生產民用產品。
1979年,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到來——中國第一輛微型單排汽車“小飛虎”在淮海機械廠試制成功,該車全部自主研發,它不僅填補了國內微型車市場的空白,更為后續的汽車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一成就,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安徽汽車工業的前行之路。
淮海機械廠從1980年生產微型汽車,直至1985年停產搬遷,在此期間,共生產3406輛微型汽車,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合肥長安汽車有限公司
時代征程:高歌猛進,創造佳績
1987年,安徽淮海機械廠整體搬遷至合肥高新區,并于1997年進入江西昌河,更名為合肥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開始生產昌河貨車及面包車。2009年,合肥昌河隨同江西昌河進入中國長安汽車集團,2013年,通過資產重組,與昌河分割,更名為合肥長安汽車有限公司,次年,資產整體注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長安汽車全資子公司。
這猶如一次新生。
2014年,奔奔mini、CX20轉產合肥,合肥長安的文化融入、“轎養”提升之旅自此開啟。2016年CS15投產合肥,為合肥長安的新生再添一捧沃土。2014年合肥長安產量2.12萬輛,2016年17.7萬輛……2023年沖刺30萬輛,2024年預計32萬+。
這一組傲人的數字,見證了合肥長安“脫胎換骨”的巨大變化。
合肥長安生產的長安第四代CS75 PLUS
亮點紛呈:智能制造,綠色先行
成長不會一帆風順,市場的瞬息萬變考驗著一家企業的智慧和韌性。合肥長安三次抓住機遇,最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2016年,長安汽車高層調研合肥長安,提出將合肥工廠打造成成本效率示范基地,并興建二期廠房和車間。也就是那一年,CS15投產合肥,為合肥長安的新生添上一捧沃土。2017年12月,中國汽車行業經歷了一場格外激烈的市場寒冬。在這個艱難時刻,合肥長安二期調整升級項目啟動,長安CS75 PLUS正式確定在合肥投產。合肥長安也立下軍令狀,保證該車在2019年9月上市。
數據證明,合肥長安又一次抓住了機遇。
長安CS75 PLUS上市后,當月訂單就超過1萬輛。2019年,合肥長安產值第一次突破百億,2020年突破200億大關!
2023年3月,合肥長安第一款純電動汽車長安Lumin順利下線,新能源轉型發展實現重大突破,這款車也成了合肥長安的明星產品。與此同時,第三代CS75 PLUS成功量產上市,續寫“明日座駕”銷量傳奇;Lumin首臺右舵試制車正式下線,長安汽車全球化“海納百川”計劃邁出堅實一步;新品項目首臺試制車順利下線,新動力源源不斷……合肥長安保持高速發展勢頭!2024年8月14日,第四代CS75 PLUS首車下線,即將上市,這款“王炸”產品,將為合肥長安再注強大動力。
合肥長安焊裝車間生產線
助力首位產業,共繪輝煌篇章
合肥長安的一路高歌猛進,離不開長安汽車的堅強領導,同時,也得益于安徽的汽車首位產業優勢、合肥的區位優勢、科創基因等等。合肥長安一直以來都與中國科大、合工大、科大訊飛等名校名企保持著緊密聯系,還聯合申報科技項目。
作為安徽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合肥長安也始終與地方經濟發展同頻共振。近年來,隨著安徽將汽車產業定位為首位產業,合肥長安更是發揮了領頭羊的作用,不僅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促進了就業與稅收的增長,還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提升了安徽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已經啟動,全球化“海納百川”計劃將圍繞“1+5+2”市場布局,合肥長安也將為打造世界一流汽車品牌貢獻澎湃力量。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不斷前行,為安徽汽車產業的繁榮發展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通訊員 王藝 實習生 金迎樂 曾波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