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她才21歲,我57歲了,只要能救她,哪怕是犧牲我,也值了。”連日來,安徽“玉米阿姨”劉玉榮在青島跳海救人持續引發關注。感人故事仍在續寫:她的小攤火了,有人專程來看望,還有人默默掃碼留下千元后離去。在青島,大皖新聞記者見到了劉玉榮,聽她講述了背后故事。
劉玉榮在海邊擺攤
“這不僅是個人的壯舉”
7月11日晚,在青島太平路李慰農公園對面的海邊,大皖新聞記者見到了劉玉榮,她穿著一件褪色的上衣,皮膚曬得黝黑。她的小推車上擺放著玉米和礦泉水,喇叭里響起陣陣叫賣聲,“玉米,香甜可口的玉米”。
“跳海救人的就是這大姐吧?”“大姐,來兩根玉米,我們刷到你的視頻了,了不起!”“腿好些了嗎,厲害厲害!”路邊人來人往,不時有人認出了劉玉榮,主動上前打招呼。
得知大皖新聞記者來了,劉玉榮臉上露出笑容。“這是家鄉人來了!”她操著皖北口音說道。
“你看,那個女孩就是在這落水的。”順著劉玉榮手指的方向望去,記者看到,那是一處靠近堤岸臺階的礁石,海風吹過,波浪接連而至,撞擊礁石的瞬間水花綻放,即便站在路邊仍讓人感到緊張。
“當時我什么也沒想,聽到呼救,脫了鞋褲就往海里跳去。”說起被無數人點贊的壯舉,劉玉榮并未顯現出激動的神情,仿佛在嘮著家常。在她看來,她只是做了一件平凡的小事,并且她相信,很多人遇到都會這么做。
王先生是老青島人,得知劉玉榮的事跡后,他專程來到海邊想見見這位救人英雄。“不是誰都有勇氣這么做的。”王先生說,他耳聞目睹過不少跳海救人的事,也見過有人獻出了生命,所以他更加覺得這種行為就是舍己為人,難能可貴,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事,這是值得褒揚的義舉,是能夠激勵一批人的正能量。
“安徽人仗義!”劉玉榮救人的視頻傳出后,有網民如此贊道。在實地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早在一百年前,就有一位安徽人在這座城市用壯舉感動了無數人,那就是李慰農烈士。1925年7月,出生于當時安徽巢縣的李慰農在海濱沙灘英勇就義,是在青島為革命獻身的第一位共產黨人。
時隔整整百年,同為安徽人的劉玉榮在李慰農公園前縱身一躍,于滾滾浪潮中救人性命,為安徽人的壯舉書寫了續集,也進一步擦亮了“安徽人仗義”的金字招牌。
“這不僅是個人壯舉,也是一座城市的光榮!”付女士告訴記者,她同樣被劉玉榮的事跡所打動,她認為這是安徽人的自豪,也是青島人的驕傲,為青島這座包容的城市帶來了榮耀。
劉玉榮跳海救人
“不知道啥是見義勇為”
7月12日,大皖新聞記者來到了劉玉榮的家中,屋內陳設簡樸,彌漫著玉米的香味。
劉玉榮再度回憶起了救人的一幕。7月7日中午,她正在海邊擺攤,一名女生在拍照時,手機不慎落水,就在她去撿拾時,一個巨浪襲來,將她卷入波濤之中。隨后岸邊有人大聲呼救,她來不及多想,迅速脫下鞋褲,縱身跳入水中施救,恰好岸邊有人扔下一個救生圈,套上救生圈后,她奮力朝女生游過去。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還在掙扎的落水者已沒了動靜,面朝下漂浮在水中,情況危急。她加快速度,上前一把將女生抓住,并將她翻過來,在往回游時,一個浪打過來,這名女孩被打翻。她用盡全力,將女孩再次扶起,仰面朝上。靠岸后,有熱心市民遞來一根帶子,將落水者拉上岸。
劉玉榮告訴記者,救起女孩后,她并沒有上岸,而是想著幫女孩將手機撈上來,因為一生節儉的她,太能理解丟東西的感受了。可是因為正在漲潮,浪太大,她試了多次都未能成功,只好上岸。上了岸后,還是在其他市民的提醒下,她才發現雙腿都被劃傷在流血。救人時,她還被海水嗆到,后來猛喝了好多飲料才好受點。
剛被救起的女孩面色蒼白,在岸邊坐著緩和了許久,然后才來到劉玉榮身邊。“她上來就跪著給我磕頭,說她第二次生命是我給的。”通過交談,劉玉榮了解到,這名女孩才21歲,是外地人,剛畢業,來青島游玩,不料發生了這一幕。
“她才21歲,我57歲了,只要能救她,哪怕是犧牲我,也值了。”得知女孩的年紀后,劉玉榮第一想法就是,正是如花的年紀,如果在她眼前被海水吞噬,她將后悔一輩子,跳海救人,這事她做對了。
當天下午,這名女孩再次趕來,送上了牛奶、水果致謝,劉玉榮不愿她破費,執意不要,但拗不過女孩,只好收下。“這里面別放了錢吧,那可不能要!”劉玉榮想到這點,打開一看,果不其然,在里面發現了500元現金。她趕緊叫來女兒,追上去交給了女孩。“救命就是救命,要錢不合適,這就不是錢的事。”
劉玉榮救人的視頻在網上流傳開來后,引發廣泛關注,網民們紛紛點贊,她還先后獲評“市南區見義勇為積極分子”“青島市見義勇為模范”,老家界首市相關部門也趕到青島慰問,各界的關心與獲得的榮譽讓劉玉榮再次覺得,跳海救人這件事她做對了。
“我不識字,之前都不知道啥是見義勇為,只想著救人。”劉玉榮坦言,她因為不認字,在跳海救人之前,她都不知道見義勇為這個詞,后來別人給她解釋,她才明白,見義勇為就是救人,就是該出手時就出手。
劉玉榮因救人受傷
“善良的人也不止我一個”
在網上火了之后,劉玉榮跟往常一樣繼續擺攤,她確實感受到了變化:來買玉米和水的人多了,還經常有人多付錢,甚至有一位老太太掃碼付了1000元后默默離去。
“這世界上還是好人多,善良的人也不止我一個!”說起這些暖心事,劉玉榮如此感慨。
來看望劉玉榮的人越來越多,還有人專門坐車從外地趕來“打卡”,常常有人對她豎起大拇指,夸她是英雄。因為她擺攤賣玉米,網民們還親切地叫她“玉米阿姨”。有人建議她在小推車上打出“跳海救人‘玉米阿姨’”的招牌,這樣更能吸引人,對生意也有好處。“我覺得那樣太招搖了。”劉玉榮沒有采納。
劉玉榮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個大大咧咧沒心眼的人”,她說,她家中兄弟姐妹多,條件不好,但父母從小就教育她心要放寬,能幫助別人就幫一把,她記在心里,也落實在行動中。
兄弟姐妹刷到了她救人的視頻,紛紛打來電話為她點贊,80歲的老父親也在安徽老家通過看電視得知了此事。在電話中,老爺子跟她說,救人是應該的,他要是遇到了也會去救,給予她鼓勵。“這個我相信,我們樂于助人就是從他那學的。”劉玉榮笑著說。
而在劉玉榮的兒女看來,母親奮不顧身跳海救人,他們對此除了驕傲,也感到一陣后怕,雖然母親會游泳,畢竟也是年近花甲,體力不如從前,如有閃失,家人也難以接受。
劉玉榮的女兒姜女士告訴記者,她父親去世近20年,母親含辛茹苦將她姐弟二人拉扯大,雖然飽經滄桑,但一直很樂觀,是個“熱心腸”。
“結婚后,我沒享過福。”劉玉榮說,她30多歲時丈夫因意外離世,她獨自照料兒女,雖然過得不容易,但她從不怨天尤人,一直看得開、想得開,心里常常默念“算了吧,不計較”,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她始終相信,這世界還是好人多,因此她也愿意做個好人,行善事。
劉玉榮和兒孫一起出攤
“不要責怪她”
劉玉榮救人的視頻火了后,有人點贊,但也有人因女孩撿拾手機落水和給500元的行為,發了一些不友善的評論。得知這一情況后,劉玉榮有些氣憤,也有些心疼。氣憤的是有些人并不知道情況,無端指責他人,心疼的則是怕女孩受到打擾。劉玉榮表示,“別說500元了,就是500萬我也不稀罕。”
劉玉榮說,這個女孩與母親相依為命,家境并不好,這與她的家庭很相似,她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女兒的影子。她知道女生都愛美,都想拍拍照片記錄生活,誰也不希望發生意外。同時,在了解對方的家庭情況后,她也更加理解了女孩為什么想撈回手機。所以后來退潮時,她女婿還是下水撿回了手機,交給女孩。
說著女孩的情況,記者看到,劉玉榮的眼眶紅了。她說,她是一個心很軟的人,平常看電視劇看到悲情畫面時也容易落淚。她自己經歷過苦難,所以她更加能理解別人,她認為這個女孩知恩圖報很懂事,剛畢業也沒啥錢,她更加不能要女孩的錢。“她是個善良的小女孩,不要責怪她。”劉玉榮表示,她不希望女孩的生活因此受到影響。
“就是為了救人,我們不圖回報。”劉玉榮的兒子姜昆向記者介紹,母親跳水救人,他們全家引以為傲,收獲到各界的表彰、關心,他們深感欣喜,但他們不愿以“恩人”“英雄”自居,仍保持平常心,過平淡生活。
“我們都是普通人,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還會毫不猶豫去救人。”劉玉榮如此說道。
大皖新聞記者韓喻 于源綺 實習生 何昱滿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