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7月11日,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公布《江蘇省2025年普通類本科提前批次征求志愿計劃》,其中“江蘇省2025年普通類(歷史等科目類)本科提前批次征求志愿計劃(其他院校)”出現了北京大學的身影,專業是“北京大學01專業組(不限)”中的“印地語(只招英語考生)”專業,招生計劃是1人。
征求志愿怎樣設置?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信息顯示,此前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錄取結束后,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將通過多種渠道,及時向考生、社會提供考生錄取情況和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高校、專業及招生人數等信息,為考生提供查詢服務。各批次志愿錄取結束后,設置征求志愿,征求志愿設置與相應批次志愿設置一致。未被錄取且符合相應批次填報征求志愿條件的考生,須按省教育考試院規定的時間自行上網填報征求志愿。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前公布的“江蘇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類本科提前批次平行志愿投檔線(歷史等科目類—其他院校)” 中,“北京大學01專業組(不限)”的投檔最低分是662分。
7月13日,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江蘇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類本科提前批次征求志愿投檔線(歷史等科目類—其他院校)”,“北京大學01專業組(不限)”投檔最低分仍是662分,“投檔最低分同分考生排序項”一欄中,考生各科目分數的情況與此前公布的平行志愿投檔線的情況相同。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江蘇省2025年普通類(歷史等科目類)本科提前批次征求志愿計劃(其他院校)”中,出現在征求志愿計劃的專業大部分是小語種專業。
“很顯然就是前面在錄取的時候,符合條件的學生不夠,沒有完成招生計劃。”教育專家、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北大的專業出現在征求志愿計劃中,可能是此前填報志愿時,學生對這個專業不感興趣,或者該專業被家長認為是冷門專業,雖然學校好,但不愿意選。熊丙奇認為,近年來有些家長和學生更在意就讀專業的就業前景,可能是受到了一些自媒體渲染的“文科無用”、“小語種就業沒有前景”等言論的影響,導致有些專業的報考人數減少。
熊丙奇建議,大學需要對專業的設置進行調整,但也要注意不能過多地以就業評價大學的辦學,避免出現極端功利的傾向,“對于有些就業情況暫時不是很好的專業,但是從國家戰略來說,需要辦的還是應該舉辦,這里面需要采取政府扶持引導的政策。”
熊丙奇認為,家長在規劃孩子未來的時候要進行綜合判斷,不能純粹從就業角度考慮,要理性看待所謂“熱門專業”“冷門專業”,不能夠一窩蜂地去追隨熱門專業,這樣也可能掉進“熱門”的陷阱,“學校一窩蜂地舉辦,學生一窩蜂地選擇,就會造成人才培養超出社會需求的情況,熱門也會變成冷門。”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 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