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024年2月3日,天都一號、天都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出征儀式在位于合肥高新區的深空探測實驗室舉行。據了解,天都星計劃于2月7日前后抵達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將與嫦娥七號中繼星(鵲橋二號)一起在上半年實施發射。
為深空探測實驗室的首發星
天都通導技術試驗星由天都一號、天都二號組成,是深空探測實驗室的首發星。雙星將在月球軌道編隊飛行,開展導航系統空間基準異源標定、通信系統高可靠傳輸與路由轉發、通信測距一體化調制等新技術驗證。
據了解,天都一號、天都二號衛星2024年上半年與“鵲橋二號”一起實施發射,擇機分離后,采用星地激光測距、星間微波測距方式開展環月軌道高精度定軌等技術驗證,為未來鵲橋通導遙星座系統論證實施提供設計參考。
上半年與“鵲橋二號”一起發射
據國家航天局發布的消息,鵲橋二號衛星已空運抵達海南,計劃于今年上半年實施發射。
鵲橋二號是一顆月球中繼衛星,將建立對地中繼通信鏈路,實現月面探測器和地面站之間的通信,為嫦娥四號、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等四次任務提供中繼支持。
目前,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目前正穩步推進。通過實施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嫦娥八號任務,中國將在月球南極區域構建由月球軌道器和月面探測器共同構成的無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衛星名字源于黃山天都峰
牽頭研制天都星的深空探測實驗室,由國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三方共建。作為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的實驗室,深空探測實驗室圍繞深空探測領域國家重大科技工程和國際大科學計劃,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研究,實現科學、技術、工程融合發展。
據了解,我國通常以極具中國文化元素的名稱給衛星命名。“天都”的名稱來源于安徽黃山的主峰之一,意味“天上都會”,也寓意我國深空探測事業扎根江淮大地,不斷向更高更遠的深空邁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