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近日,合肥市公安局高新派出所民警快速出警,及時制止了一起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電信網絡詐騙,為當事人避免損失78萬元。
7月14日下午,合肥市高新區的許女士突然接到自稱為某市公安局刑警隊辦案民警的電話。該名“刑警”告知許女士其銀行卡賬戶存在異常交易,涉嫌洗錢,需要其配合公安機關的調查。
半信半疑的許女士一邊接電話,一邊用另一部手機查詢該號碼。經查詢,許女士發現來電顯示的號碼正是某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官方號碼”。許女士不敢怠慢,認真聽該“刑警”介紹案情。對方嚴厲“訓斥”許女士不妥善保管自己密碼被他人利用的行為,稱如果不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將依法凍結其賬戶并追究其刑事責任。
隨后在該“刑警”的指引下,許女士下載了“視頻辦案筆錄”APP,對方通過該APP對許女士制作“視頻筆錄”。在制作“視頻筆錄”的過程中,對方告訴許女士,其行為已經涉嫌刑事犯罪,原本可以立即凍結賬戶并上網追逃,鑒于許女士態度良好,積極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可以給予其從輕處理,但不可將該行為告訴家人或當地公安機關,以免引起其他案件當事人的不滿。
在該“刑警”的“訓斥”和“教育”下,許女士趕忙進行解釋,積極配合回答問題。正當許女士要在該“視頻辦案筆錄”APP上填寫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的時候,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斷了許女士的通話……原來高新公安分局高新派出所接到指令,許女士可能正遭遇網絡電信詐騙,民警無法撥通許女士電話,便立即登門勸阻。
民警讓許女士立即掛斷電話,告知其這是典型的冒充公檢法的電信網絡詐騙。在民警出示了警官證和耐心的反詐宣傳后,許女士才意識到自己正在遭遇網絡電信詐騙。按照民警的建議,許女士及時卸載了“視頻辦案筆錄”APP,并拉黑了對方的電話。
一番操作后,許女士坐在沙發上長舒一口氣,原來許女士正準備登記的銀行卡賬戶上有存款78萬元,她感嘆道:要不是民警及時制止勸阻,自己半輩子的積蓄就可能被騙得分文不剩。
合肥高新警方提醒:公檢法等機關不會采取電話、網絡等形式辦理案件,也沒有所謂的“安全賬戶”“驗資賬戶”,不會要求個人進行轉錢操作,個人的銀行賬戶密碼、短信驗證碼是個人賬戶資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切勿告訴他人。如遇詐騙,請及時報警求助。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通訊員 馮至治 實習生 鄭元元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