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草木初萌,花期如約。3月的第一天,在合肥市新站區光明之家小區的草坪上,攝影師吳詣正在給前來的老人們一一拍照,用相機記錄下他們的笑容。
攝影師吳詣正在給老人免費拍照。
“你好,能幫我和我的小孫子拍張合影么?”正帶著孫子散步的劉阿姨擠進聚集的人群問小吳。“當然可以!”一邊說著,吳詣一邊將劉阿姨領向擺在草地上的背景棚,一塊紅布、一盆花、一個長條凳,簡單又復古的布局一下子將記者拉回到上世紀的影樓之中。“阿姨,您把小孫子抱在中間”“阿姨,您的頭往下低一點,坐直挺胸……”很少面對鏡頭的老人們有些拘束,動作也顯得有些僵硬,扎著馬步、舉著相機的吳詣總是微笑著耐心地給老人們指導姿勢,喊著口號讓大家看向鏡頭,露出松弛的笑容。72歲的董爺爺上午在小區和朋友打乒乓球,“結束后看這圍了好多人在免費拍照,我就也過來拍了幾張。”董爺爺告訴記者,上一次去影樓有專業的攝影師拍照都是很久前了,“我一個老頭子平時哪里會去拍照哦。”
一旁布置背景板、給老人遞道具的任一飛告訴記者,“附近一公里”是他們一群年輕人自發成立的一個公益組織,“目前整個組織也就五、六個人,都是些愛好攝影的年輕人。”任一飛說,他們本身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同時也熱愛攝影,想通過自己的特長來反饋社會,做些更有意義的事。“當時就想到我們經常拍美好的人和物,卻很少關注到身邊的老人”,任一飛告訴記者,年輕人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自拍留下美好的瞬間,而老年人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手上甚至沒有一張自己的照片,所以他們成立了“附近一公里”,希望用相機定格時光,用攝影記錄最美夕陽紅。
作為組織的創始人之一,吳詣告訴記者,他平時從事商業攝影工作,“外出拍攝見證著合肥的飛速發展,城市日新月異,但總感覺過快的發展讓一個群體逐漸被人遺忘,就是身邊的老年人。”吳詣說,和身邊的朋友提起這個事后,大家伙就突然有種使命感,“設備咱都有,直接去給身邊的老人拍照片唄!”
圖/吳詣攝。
說干就干,任一飛和伙伴們第一時間聯系到合肥新站高新區磨店社區光明社居委,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們將活動第一站選在了光明之家小區。“社區一直希望能舉辦一些暖民心的活動,通過一些小事切實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所以在聽他們介紹完活動的初衷后就覺得很有意義。”光明社居委居委委員葛玉香說,前兩天社區工作人員就開始在小區內進行宣傳,網格員也在活動中心和老人們提及這一活動,“這兩天小區的老年人都高高興興帶著老伴、孫子孫女過來拍照留戀。”葛玉香表示,看到活動反響如此熱烈,后續還會考慮與該公益組織繼續合作,向周邊的社區進行推廣。
拍完照后,老人們笑盈盈地圍在吳詣身邊,精心挑選著想要留下的照片,看著自己的拍攝花絮老人們笑得合不攏嘴。手捧著一束春天,花兒開在了心間。時光無法永恒,但影像可以長存。
老人們圍在吳詣身邊挑選著自己的照片
大皖新聞記者 孫召軍 攝影報道(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